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1793|回复: 15

[考试资料] 【执考版】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海金沙

[复制链接]
二零一一考西药 发表于 2016-9-14 2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金沙Haijinsha
LYGODII SPORA


来源

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


图片


海金沙.jpg

来源教材


海金沙.png

海金沙1.png


产地

主产于广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性状鉴别

本品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膀胱、小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泄,入膀胱与小肠经。善通利小便而止痛,并兼排石,为治淋证涩痛与水肿所常用,兼尿道涩痛者尤佳。


功效

利尿通淋,止痛。


功效助记

海金沙,鸟林痛。

zhqfc分享


主治病证

(1)热淋,血淋,石淋,膏淋。

(2)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布包;或研末,每次2-3g。


使用注意

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者慎服。


故事

也没有找到海金沙的故事,找了段YouTube上基隆社大介绍海金沙。看视频。大妈们学的非常认真!看完后会不会加深印象呢?

在遥远的4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海金沙默默地从水中来到陆地,开始在亘古洪荒的大地上出现。它绿色的眼睛里记录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宇宙的斗转星移和世间的沧海桑田,时时提醒着我们,宇宙的生生不息,时间的浩淼无限。


500年前就有人如此的形容它: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叶背多皱纹,皱处有沙子,黄赤色,状如蒲黄粉;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其细小如沙的颗粒,细腻光滑,置于手中,犹如细沙从指缝间滑落,这或许就是海金沙名字的由来吧。


其实,这种沙非叶、非花,是种子又不是种子,它只是那可爱的掌状小羽叶上的孢子。孢子如它,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却注定无法与它的爱情相遇。没有爱情相伴,只能独自哼着歌的海金沙却喜爱攀援。作为唯一能够用叶轴攀爬的蕨类植物,攀爬是它的天性,向上是它的品格。凭着坚韧不拔的品性,海金沙从远古一路走来,生长得越来越繁茂,用它的藤和孢子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蓝色雨_VCIxf 发表于 2016-9-17 2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金沙很苦,可以治疗肾结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20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