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1707|回复: 0

[医疗经验] 承岐堂为您揭示被遗忘已久的灸文化

[复制链接]
视线之_Y27L2 发表于 2017-1-2 1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使用药物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必须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灸”也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灸法”。承岐堂秉承灸文化,灸法运用香灸条——“耀灸”来做香灸疗法,依据的正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原理。

  从古至今,灸是最古老的传统中医疗法,从原始人发明火就出现了灸法的使用,在人类文明进程及医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对灸法做了记载,《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就是充分的证明。“耀灸”灸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活血化淤,通过灸火的温热刺激穴位,使全身经络通畅,达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灸法,是运用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温经散寒的功效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后,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就奉行至今,其适应症多被定格为寒湿痹证,给人以一种印象那就是灸疗法只有在虚、寒、痹、久病、偏虚证时才可使用,只补不泻。其实这仅仅只是走进了艾灸等同于灸法的误区。真正的灸疗法不但分补与泻,而且临床灸治效应好坏与灸法使用时补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颇为密切的。

  用香灸灸补法百会穴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灸泻法后,80%以上患者血压即可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可即可控制症状等等。综观以上不同时期资料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和临床发挥,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是其内容更加完备。    

  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西医治病方法是辨别疾病过程中神经系统兴奋(邪气偏盛)和抑制(正气虚弱)的不平衡,制定相对应的调治方案把其调至平衡正常水平的过程。两种医学基本理论和医学体系虽然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平衡”。香灸灸法借助药香“耀灸”,特定剌激因子从腧穴这个“神气游行出入”的门户进入体内,再沿相应经脉通道内达脏腑,直驱病所,激发了神经、调动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疏通气血、平衡阴阳的整体作用,使兴奋(邪气偏盛)者得到抑制;抑制(正气虚弱)者得到兴奋(也就是补和泻的作用)。使受寒气影响的器官感受温热消散,体内沉积的有害物质则受到排泄而消散,血脉受阻的则重新通常,从而达到促使周身气血流畅,经脉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耀灸是一种健康香,通过精选药味,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在药味组方方面,大胆突破,将温热寒凉之四气,辛甘酸苦咸之五味,升降出入之药合于一体,合理配伍。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增强健体补充体质虚弱,又能排除毒物顺畅通脉,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说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现代医学基本理论,也不符合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古代传统的中医疗法,有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的说法。而这也恰恰说明了灸与砭、针、汤药在中医疗法中的重要地位。而砭(刮痧、拔罐)、针(扎针)、汤药(中药)均已作为保健和治疗手段流行开来。而唯独灸法却被后世遗忘,甚至被后人直接曲解为灸法等同于艾灸。而自古就已经形成的灸文化,也理应得到人们的善待和重视。同时灸法安全、保健、便捷的特点,也更值得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3-28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