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759|回复: 1

[中药鉴别鉴定] 还是依然停留在“直接拿病人进行探索”的几十年前

[复制链接]
lsh 发表于 2014-12-15 2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家媒体报道了中国“癌症免疫疗法”的乱象。免疫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新的理念,过去的一二十年国际上的探索也很热门。针对癌症的不同情况,它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疗法。有的效果不佳,在国际上逐渐淡出了医学界的关注;有的显示了潜力,被进一步研究甚至被批准用于特定情况。然而在中国,有许多医院开展了免疫疗法,收费不菲。报道中采访了肿瘤学界专业人士,他们指出:中国目前采用的这些免疫疗法,“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对肿瘤基本没用”!按照卫计委的规定,此类疗法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才能应用,而且临床试验必须要通过卫计委审批组织。但是,卫计委迄今没有批准过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实施免疫疗法,也没有批准任何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也就是说,在中国许多医院风风火火的“癌症免疫疗法”,实际上是“非法行医”。本质上,跟胡万林的“芒硝疗法”和马悦凌的“艾熏疗法”没有区别。

虽然医患矛盾极为紧张,但癌症领域是一个例外。人们接受了“癌症是不治之症”的现实,对治疗癌症也就主要是“病急乱投医”“不能眼睁睁看着等死”的一种挣扎。在这种心理基础上,病人和家属对疗效并不抱什么希望,更多的是一种“花钱买心安”的自我麻醉。所以,不管这些“高科技疗法”是否有效、是否安全、是否违规,也不管它收费如何,都会有许多人去尝试。诱人的利益加上“什么结果都能被接受”的零风险,就造就了免疫疗法在中国的繁荣。

为了攻克顽疾,人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从“神农尝百草”的原始试验,到今天“四级临床”的繁杂管理,核心就是让医学探索既能服务于人类,又降低未知风险的伤害。尤其是过去的一个世纪,一次又一次生命的代价,促进了医学研究与医学应用中的伦理规范一步一步地完善。今天的管理体系就还不能说完善,但至少,它在“让新技术造福人类”与“避免新技术的未知风险”之间,尽量寻求着平衡。人们对管理体系的细节有许多争议,但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我们需要一套管理体系”。

这在中国尤其突出。因为没有遵守临床试验的伦理规范,湖南黄金大米试验的几位组织者付出了葬送职业生涯的代价。而免疫疗法对医学试验伦理的违背,比起黄金大米试验来要严重得多。黄金大米试验在中国和美国都曾经通过了伦理审核,违规的地方一是后来的试验与当初批准的时间地点不符,二是实施中没有充分告知志愿者试验的具体内容。试验本身没有安全风险,组织者也不以此牟利。而免疫疗法没有得到过临床试验许可,也就意味着没有评估过风险,是否有效也没有前期的数据支持。这样的疗法,进行临床试验(即不能收取费用)都已经严重违规,而现实却是直接当作成熟疗法收取高额费用。

毋庸讳言,中国的医疗领域的监管存在着许多弊端。正如报道中提到,免疫疗法已经不在食药总局的监管范围之内,而卫计委的监管也已经停滞。监管需要改进,但这不能成为违反医学伦理把不成熟的疗法用于牟利的理由。

癌症免疫疗法的乱象,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在此之外,可能也还存在着其他无视临床研究伦理的现象。癌症免疫疗法,或许将成为一个挑战,考验中国的医学伦理是“已经与国际接轨”,还是依然停留在“直接拿病人进行探索”的几十年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15 收起 理由
江楼独倚眺千帆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数酒喊东 发表于 2014-12-16 11: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句老话:医生的技术是建立在病人的痛苦之上。此话将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被淡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2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