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898|回复: 2

[考试资料] 中药知识------综合技能

[复制链接]
中药-江西南昌 发表于 2015-7-19 07: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致病。只有当四季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上人体正气的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伤及人体而发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反常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首先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侵袭。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人。由于六淫病邪多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长期高温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而久居湿地者多患湿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风寒湿痹证等。
此外,六淫致病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指导养生防病
对于不同的体质,应当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如体质强壮者应注意预防疾病。因为疾病可以损伤人体,使体质下降,防病可维持体质,加强锻炼身体,可保持体质的强壮;而体质虚弱者除了要预防疾病外,还要注意饮食起居,避免劳逸过度,适当锻炼,促使体质增强;对于不同类型的体质,还应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宜忌,如阳盛体质宜凉忌热,阴盛体质宜温忌寒。
(二)指导辨证治疗
体质状况对证候的分析和用药的宜忌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某一体质易感受某种邪气而形成相应的证候,中医学称之为"同气相感",医生可据此作为辨证的参考,如素体阳弱之质,多有阳虚,故易感受寒邪,证候多为寒证;而素体阴弱之质,多由虚火,故易感温热之邪,证候多为热证。此外某一种性质的证候虽与原有体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治疗时也要考虑其体质,用药有所顾忌,更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异同,应用相应的恰当的方法治疗,才能取得疗效,使患者恢复健康。
体质的分类
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依据《内经》原文,主要是按阴阳气血多少,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性情等外观形态,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用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将体质分成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型,以及分为木型之人、火型之人、土型之人、金型之人、水型之人。按精气阴阳气血的偏颇,功能活动的盛衰,结合人的体态壮瘦、性情变化,运用阴阳分类方法对体质进行分类是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其他体质类型常是在阴阳分类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而成。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类型。
l.阴阳平和质
是指强健壮实、功能比较协调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体形匀称健壮;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头发稠密有光泽;鼻色明润,嗅觉通利;食量适中,二便调畅;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能耐寒暑,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唇色红润,舌质淡红,润泽,苔
薄白,脉象缓匀有神。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平素患病较少,即使患病,易于治愈,康复亦快,有时可不药而愈,易获长寿。
2.偏阳质
是指具有代谢相对亢奋、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等特性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皮肤易生疮疖;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素畏热喜冷,耐冬不耐夏,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口渴喜冷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喜动好强;性格外向,易急躁;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象多数或细弦。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阳气偏亢,多动少静,对风、暑、热、燥等阳邪具有易感性,外感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易从阳化热伤阴。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在用药上宜凉润,忌用辛香燥热。
3、偏阴质
是指具有代谢相对抑制、身体偏寒、喜静少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肌肉不壮;面色偏白而欠华,口唇色淡;毛发易落;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手足不温,耐夏不耐冬,或体温偏低;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精力偏弱,容易疲劳,睡眠偏多;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喜静少动,性欲偏弱;性格内向,或胆小易惊;舌质偏淡,脉多迟缓。
具有这种体质类型的人,对寒、湿等阴邪具有易感性,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在用药上宜温,忌用苦寒。
体制的构成要素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所构成,其中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决定着体质的特性。
1.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郝形态结构,如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体表外部形态结构,主要包括体格、体型、体态、性征、面色、毛
发、舌象、脉象等。
2. 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正常的体现。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和对刺激反映的差异,机体的防御抗病能力、新陈代谢和自我调节能力等的不同,都是其差异性的体现。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五脏、脑、胆等脏腑中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等,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功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即使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者,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特征。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一)
(一)沟通联络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这些脏腑组织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是相互协作,并保持协调和统一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使人体不仅从组织上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生理上亦成为一个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其沟通联络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在体表则散络结聚于经筋,并布散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四肢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2.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系
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官窍,都是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人内属络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例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
3. 脏腑之间的联系
(l)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出络心;心经却上肺;肾经入肺;肝经注肺中;小肠经抵胃;肝经挟胃;肺经循胃口;肾经贯肝等,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途径。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具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途径。
经络的生理功能(二)
(一)运输气血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方能实现。
(二)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信息具有传递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如针刺的"得气"或"气至"现象即是经络感传作用的表现。
(三)调节功能作用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使其兴奋,从而达到协调平衡。
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奇经八脉,又称"奇经",是指在十二经脉之外"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而言,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及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在内。奇者,异也。由于奇经八脉在循行上和与内脏的联系上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称其为"奇经"。
1.奇经八脉的特点
奇经八脉分布和走向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如人体之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除带脉横行围腰腹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外,其余诸脉都是从下肢或会阴部向上行走;与奇恒之腑和部分脏腑有一定的联系,但同五脏六腑无直接络属关系;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之关系。
2.奇经八脉的作用
(l)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在其循行的过程中,同十二经脉的某些经脉交叉衔接,从而紧密地沟通了各条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督脉"总督诸阳",能联系手足三阳经脉,使阳经的经气都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任脉"总任诸阴",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交会;带脉有"约束诸经"的作用;冲脉则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则组合所有的阳经和阴经;阴跷脉与阳跷脉,对分布于腿膝内外侧的阴经和阳经有协调作用。
(2)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当十二经脉的气血旺盛而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人体生理功能活动需要或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渗灌和供应于全身组织,予以补充,发挥调节气血的作用。
(3)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功能的调节。奇经与肝、肾及女子胞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女子的经、带、胎、产等功能密切相关,故能参与人体生殖功能的调节,如"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奇经在循行过程中与脑、髓直接联系,相互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均有一定的影响。
督,任,冲,带四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的基本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2)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2.任脉的基本功能
(l)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2)主持妊养胞胎。
3. 冲脉的基本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4.带脉的基本功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的带下。
十二经脉
(一)分布的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
1. 分布规律
(1)四肢部位阴经分布于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外侧面。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前后顺序规律: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上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上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
下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至内踝八寸以上,则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下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2)头面部位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是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十二经脉,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分布于胸、背、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之两侧,共计二十四条经脉。其中,每一条阴经都与另一条阳经在体内与有关脏腑相互属络,同时在四肢部位则循行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的部位。
2. 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自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形成十二经脉的主要气血循环流注。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
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经脉通路。
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
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 经交接于肺中。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分所组成。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经脉
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类。
(1)正经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与体内的相关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奇经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此八条经脉同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自下而上纵行,但也有横行者(如带脉)和循行于躯干正中线者(如督脉、任脉),故称其为"别道奇行"。奇经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主要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3)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又称"十二经别",主要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2.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循行部位较经脉为浅。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除别络外,大多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1)别络是络脉系统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躯干部的任脉之络、督脉之络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简称"十五络",主要功能是沟通表里两经和渗灌气血。
(2)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3)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具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3. 连属部分
(1)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称"十二经筋"。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2)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亦即在皮肤的经络分区,故称"十二皮部 "。皮部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津液
(一)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津的质地较清稀,布散于体表而滋润皮毛肌肤,输注于孔窍而滋润眼、鼻、口等;液的质地较浓稠,分布于脏腑脑髓而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骨节则关节滑利,屈伸自如。
2.化生血液
津液不仅流行敷布于脉外,而且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3.运输代谢废料
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各部的代谢废料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脉外的途径,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体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如经皮肤汗孔排出的汗,经肾与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分外,就包含有许多代谢废物。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虽然各有其性状和功能特点,但其来源和形成均离不开先天禀赋和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在生理功能上彼此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代谢就是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是通过多个脏腑器官综合作用而完成的。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睥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的。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需要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但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肺"通调水道",即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经过气化形成汗液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输送到肾和膀胱,最后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另外,肺在呼气时,也排出了一定量的水分。可见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是:一方面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另一方面,则是将津液上输于肺,然后由肺再宣发到全身。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如胃、脾、肺以及小肠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都需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而实现。全身的津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环流,即体内有用的津液(清者)蒸腾上升,向全身布散;多余的津液(浊者)化为尿液下降,注入膀胱。从而对全身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
总之,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津液的输布,则依靠脾的"散精"
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津液的排泄则主要通过汗液、尿液和呼气的形式而实现,津液
在体内的升降出入,则是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可见津液的代谢过程,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
(三)津液的分布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 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唾液、肠液、关节液等。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分布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来源于饮食,都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由于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有所不同,因而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对"伤津"和"脱液"等进行辨证论治时,又须加以区别。
气与血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源于水谷精微,经肺、脾、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化生。气属阳,以推动、温煦功能为主;血属阴,以营养、滋润功能为主。气与血之间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人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另外,精可以转化为血,亦需气的作用,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补气药物以提高疗效,就是"气能生血"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2)气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由此可见,血是在心、肺、肝三脏之气的协同作用下,运行不息,而流布于全身。故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降气、理气或补气等药物。
(3)气能摄血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出脉外。如果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以导致各种出血病证,称为"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以达止血的目的。
2.血为气之母脾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为以充分的营养,概括为血能载气和血能生气。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 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气不能离开 血液而自行存在。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 根而发生气脱。因此,血虚者,可以进一步引 起气虚;血脱者,气亦随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采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二)血的功能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液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
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血液,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而协调,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和血液运行的调和与流利。如果血虚、血热或血液运行失常,则可发生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至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病变。
(三)血的运行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于全身,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需要。血液的正常循行,依靠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汇聚于肺,依赖肺气作用合成宗气,助心行血,分布全身。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而脾主统血和肝之藏血功能,依赖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运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
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血液充盈以及寒热变化,也能影响到血的运行。寒凉能使血行缓慢,过热能使血行加速。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否通利完整,也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如温热之邪、或痰瘀阻滞脉道,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
(四)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收水谷之精微,水谷之精微化生营气和津液,二者进入脉中,经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l要物质,也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故饮食物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另一途径,肾精化血。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藏血充足,则肾有所藏,精有所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说。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肾精充足,则化为血液,充养全身。
(五)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2.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 经络等,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进行正 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之所以能保持液态在 体内不停地运行,除依赖于气的推动外,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方不致凝聚,故古人说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反之,如因某些原因引起局部或全身气盛有余,则还 会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发热等病变。
3.防御作用
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说明正气充沛,防御和战胜邪气的力量就强,则不易受邪而患病。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若正气不足,防御和战胜邪气的力量减弱,外邪得以侵入机体,则容易受邪而发生各种病变。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恒定等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官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例如: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精等;津液经过代谢,可转化成汗液、尿液、涕、唾、泪、涎等;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可转化成糟粕排出体外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气的五种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们相互协调配合,相互为用,维持着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六)气的运行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如肺主呼吸,有出有A,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A),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七)气的生成
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气、后天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以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1.先天之气
为先天之精所化生,依赖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生理作用。
2.后天之气
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水谷中化生;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人人体。因此,气的生成,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还与肾、脾胃、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八)气的分类与分布
人体之气,由于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
1.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并受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可见元气的盛衰,不仅决定于先天之禀赋,亦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
元气的生理功能: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机体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旺盛,体质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水谷失养,或因久病损耗,以致元气的生成不足或耗伤太过时,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2.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宗气由肺
吸人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宗气聚集于胸中,向上分布于肺与息道,向下贯注于心脉,布散全身。
宗气的生理功能: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盛衰有关。临床上亦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营气
营气,又称"荣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气行于脉内而属阴,故又有"营阴"之称。主
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营气与血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以"营血"并称。
4.卫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行于脉外而属阳,又称"卫阳"。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
生,运行于脉外。卫气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故不受脉管的约束,可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布散于全身内外上下。
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所以,人体卫外功能的强弱,以及能否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卫气的功能活动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之精气为主要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守于内而属阴,卫气卫于外而属阳。二者运行有一定规律,且彼此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及正常的体温,并保持正常的"昼精而夜寐",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不和,则可发生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而夜不寐",抗御外邪能力低下等病变。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都是元气所派生,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中医学里,气的名称还有很多,与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气"有所区别,如把致病的物质,称作"邪气";把体内不正常的水液,称作"水气";把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作用,称作"四气"等。
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的气
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
在病理上,肾的功能失常,常会影响到膀胱。如肾气虚衰,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无度,可见尿频、小便清长、遗尿,甚或尿失禁等;若肾阳虚衰,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甚或癃闭等。
肝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肝胆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又依靠肝的疏泄功能。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相关。肝胆之间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则亦会影响肝的疏泄。临床可见口苦、纳呆、腹胀、胁肋胀痛,甚或黄疸。此外肝胆病变还常引起精神、情志异常,可见多疑善虑、胆怯易惊等。
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的相互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纳运协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营养全身。在生理上,胃主受纳,饮食物进入胃腑之后,由胃进行腐熟,即初步消化,为脾的运化水谷精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布散水谷精微,则又为胃的再一次受纳创造条件。在病理上,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胃之受纳失常则脾之运化不利,脾失健运则胃纳失常,出现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称为"脾胃不和"。
2.升降相因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在生理上,脾气上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下降,则饮食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升胃降,气机调畅,方能维持饮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在病理上,脾升胃降相互影响。脾气不升,水谷夹杂而下,出现泄泻,甚则完谷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3.燥湿相济
在生理上,脾属阴喜燥而恶湿,胃属阳喜润而恶燥。两脏燥湿相合,相互为用而协调共
济,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腐熟和运化过程。在病理上脾阳易损,而导致水湿不运;胃阴易伤,而致消化异常。在临床上应注意保护脾阳、胃阴。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肺主肃降,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在病理上,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下。若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大肠传导无力,可见大便困难,称为"气虚便秘"。反之,若大肠腑气不通,传导不利,则肺气壅塞而不能下降,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是谓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下窍不利则上窍为之闭塞。在治疗中,中医常用通腑泻热以治疗肺热咳喘,亦常采用宣降肺气治疗大肠腑气不通。
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联系,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小肠分别清浊,其清者可转化为心血。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有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在病理上,心与小肠互相影响传变,如心火炽盛,可以循经下移于小肠,引起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出现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等症,此即"心火移热于小肠"。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扰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奇恒之腑
(一)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奇”,异、不同;“恒”,寻常、普通。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有异于六腑;其功能“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不同于一般的五脏六腑。本部分主要阐述脑和女子胞。
(二)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1.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枢,能主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诸如呼吸、心跳、吞咽等。
人的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以及记忆力等,都由脑的功能活动所主管,故有“脑为元神之
府”之说。
2.脑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脑主管思维、意识及情志活动等,又分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故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与心、肝、肾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
(三)女子瞻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
生理因素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女性从14岁左右开始,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子宫等器官发生周期性变化。子宫的周期性出血,叫做月经。如果阴阳和合而怀孕,则子宫就担负着养育胎儿的职能。月经到49岁左右停止,称为绝经。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女性的月经来潮和胎儿的孕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生
理因素密切相关。
(1)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肾的精气阴
阳,能促进天癸生成,天癸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女性子宫等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就有月经来潮,并为孕育胎儿准备了条件。当进入老年,则肾中精气阴阳就逐渐减少,而天癸亦随之衰少以至衰竭,女性则进入绝经期,月经停止来潮,也就不能受孕。
(2)肝气肝血的作用肝在女性的特殊生
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能使气机调畅,与女性的月经通调和排卵功能密切相关;肝主藏血,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与女性月经量的多少和养育胎儿的功能密切相关。故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论说。
(3)冲任二脉的作用冲脉和任脉同起于
胞中。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因此,气血通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子宫,平时可发生月经,孕时则养育胎儿。
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与肝直接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内贮胆汁。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二是胆主决断,胆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作出决定 的机能。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因胆汁直 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属六腑;但由于胆内藏胆汁,又称“精汁”,与胃、肠等有别,并且与精神活动有关,故归属奇恒之腑。

(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1.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部分;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分;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部分。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通降为和。
胃与脾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经过胃的腐熟,即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而下传于小肠。水谷精微部分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由此,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胃气”的盛衰。有胃气则平,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故“人以胃气为本”,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必须下行而人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胃的通畅、下降,对于小肠、大肠之气的通降具有重要作用。
(三)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
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有经脉相互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必须在小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称为“受盛”;进一步
对食糜进行消化,并吸收水谷之精微,称为“化物”。此过程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实现。
2. 小肠泌别清浊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食糜经过小肠消化,分别(泌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清者即水谷精微吸收,并将浊者即食物残渣传输于大肠;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于膀胱,故称“小肠主液”。
(四)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居于下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又称魄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传输而来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故称“大肠主津”。
(五)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膀胱与肾相为表里。津液代谢过程中,经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清者经脾达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生成尿液。膀胱可贮留一定量的尿液,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调节。
(六)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因其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又无脏与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三焦总的生理功能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和水液运行一的通道。
三焦又划分为上、中、下焦三个部位,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生理功能特点为“上焦如雾”,即形容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至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生理功能特点为“中焦如沤”,即形容脾胃等脏腑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
下焦,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为“下焦如渎”,即形容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作用。
对于三焦的内涵,众说纷纭,直至目前,中医界尚未能取得一致的观点。主张三焦“有形”的医家,试图在形态结构上找到根据,而出现胸腹腔说、肾下脂膜说、网油说、淋巴系统说、自主神经系统说等。但是,任何一种组织器官或系统,都不能概括三焦的全部概念。主张三焦“无形”的医家,认为三焦并不是单一的形态器官,而是一个功能单位。实质上,三焦是对人体某些部位和内脏等生理功能的综合概括。
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肾在志为恐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惊与恐有所区别,惊为不自知,事出意外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过度恐惧,可导致"恐伤肾"、"恐则气下"等病理变化,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精等症。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心主神志相关。心藏神,神伤则易惊善恐。
2.肾在液为唾
唾为肾精所化,是唾液中较黏稠的部分,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唾多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所以,养生家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满口后,咽之以养肾精,称此
法为"饮玉浆"。
3.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骨,即骨骼。骨是人体的支架,并保护内脏等作用。肾主骨,是说骨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齿为骨之余",牙齿是全身最硬的骨组织,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所以牙齿与骨同属肾所主。
肾精亏虚,则骨失所养而痿弱,易于骨折,牙齿松动而脱落。
髓,分为骨髓和脑髓。中医认为,脑为髓聚之处,故称"脑为髓之海"。脑髓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髓海满盈,则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在小儿可见智力低下,甚则痴呆,在成人可见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耳聋目花。
发,即头发,发的生机根于肾。肾精生血,血能生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发为血之余"。发的生长,与精、血充盈密切相关。青壮年肾精充盈,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肾精虚弱,头发花白或脱落。临床上对于头发枯槁或过早花白脱落,中医往往责之于肾,从肾而治。
4.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在窍为耳,说明了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人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减,髓海空虚,每多见耳鸣、耳聋。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和尿道,后阴指肛门。前阴与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关,后阴与排便功能有关。二便的排泄,有赖于肾的气化才能完成,故"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肾主生殖,外生殖器的功能也直接与肾气强弱相关。
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之一。正常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思虑过度,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与气结;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
2.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润泽口腔的作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可导致涎液分泌的急剧增加,出现口涎自出等现象。
3.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肌肉,是指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胃的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充盈,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故脾又主四肢。脾主
运化与升清,脾气健运,则四肢肌肉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痿弱不用。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以四肢肌肉痿废不用为主要表现的痿证时,常从脾胃着手,称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指足阳明胃,在此泛指脾胃而言。
4.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指口腔,是消化管的起端,食物由此下咽以至食道,具有咀嚼、初步消化,并参与吞咽等功能。脾开窍于口,说明脾运强健,则口味正常,食欲良好,脾失健运,则不仅可见食欲不振,还可见到口味异常,如口淡、口腻、口甜、口臭等。
唇,口唇。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与否,可反映于口唇。如脾运强健,口唇见色泽红润,脾运失健,口唇见萎黄不泽。
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肺在志为忧(悲)
悲和忧,属同类不良情志刺激,若以七情配属五脏,则悲、忧同属于肺志。肺主气,故
悲忧易于伤肺。过度悲伤致病,则消耗肺气。反之,肺气虚弱,则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从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2. 肺在液为沸
涕,即鼻涕,有润泽鼻窍、防御外邪、利于呼吸的作用。鼻涕由肺津所化,并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肺津、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如风寒犯肺,则鼻流清涕;风热犯肺,则鼻流黄稠涕;燥邪伤肺,则鼻干而无涕。
3.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肤是一身之表,被覆在人体的表面,直接和外界环境相接触,包括汗腺、毫毛等皮肤的附属器,又称为"皮毛",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关系,故称"肺合皮毛"。肺与皮肤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滋润皮肤毫毛的作用;二是汗孔排泄汗液有协助肺排泄废物的作用。汗孔排泄汗液,可以调节体温,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又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故《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
4. 肺在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鼻与喉相通,喉下连气管以至于肺。肺司呼吸,其气与鼻、喉息息相通。故肺之气阴充足,肺气通利,则喉之发音正常,鼻之嗅觉灵敏。在病理情况下,肺的功能失常,常引发鼻与喉的病变,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喉痛,音哑或失音等。而外邪侵袭,也常从口鼻而人,引发肺的病变。
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心在志为喜阳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喜乐愉悦,属于良性的刺激。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神志涣散,不能集中或内守。
心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出现神志病变。
2.心在液为汗
汗液,是人体津液经过阳气的蒸化,从汗孔排出的液体。汗液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出,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因此又有“汗血同源”之说。心主血,故叉称“汗为心之液”。心气虚损,则可见自汗;心的阳气暴脱,即可见大汗淋漓等。反之,汗出过多,也可损伤心的阳气。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即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是说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心主血脉,人体面部的血脉分布比较丰富,因此,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颜色与光泽上反映于外。若心气旺盛,则血脉充盈,面部红润而有光泽;心的阳气虚损不足,可见面白或暗滞,脉沉迟无力;心血虚少,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脉细弱;心血瘀阻,可见面色青紫,脉弦涩或结代等。
4.心在窍为舌
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心的经脉上通于舌,舌的功能要靠心的气血之充养才能维持。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脉又很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即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情况,并判断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则反映于舌。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等。舌不但为心之苗,又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通过望舌亦可有助于对其他脏腑病变的诊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4-28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