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3791|回复: 6

[工作资料] 分析方法验证

  [复制链接]
0504011185 发表于 2010-7-26 23: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保证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以证明分析方法符合检测的目的和要求,这就是分析方法验证。从本质上讲,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方法验证在质量控制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药品生产的分析检测,方法验证是制订质量标准的基础。方法验证内容包括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定量限、耐用性和系统适用性等,检测目的不同验证要求也不尽相同。
1.专属性
专属性是指分析方法能够将产品和杂质分开的特性,也称为选择性。对于纯度检测,可在标准品中加入产品中的已知杂质,或者直接用粗品,考察产品峰是否受到杂质的干扰,对于过程跟踪,可用反应体系样品来考察有没有其它的杂质干扰。必要时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者质谱检测器进行色谱峰纯度检查。一般要求产品和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大于2.0。
2.线性
线性是在设定的范围内,检测结果与样品中原料或产品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的程度。线性是定量检测的基础,需要定量检测的项目都需要验证线性。一般用贮备液经过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得到一系列被测物质的浓度(5个以上),按浓度从小到大运行序列,以峰面积和浓度的函数作图,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考察分析方法的线性。
3.范围
范围指在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时,样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区间。简单的说,范围就是分析方法适用的样品中待测物的浓度最大值和最小值。需要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都需要对范围进行验证,纯度检测时,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80%~120%。
4.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的程度,所以也叫做真实度,需要定量得分析方法均需要验证准确度。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对于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标准品或符合要求的原料药进行测定,必要时可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比较结果。
5.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取样检测次数应至少6次。
精密度可以从三个层次考察: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a、重复性是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较短时间间隔内,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一般是用100%浓度水平的样品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b、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在日期、分析人员、仪器等内部条件改变时,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c、重现性:指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6.检出限
检出限是指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不需要准确定量。检出限体现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的测定可以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浓度被测物的试样进行检测,以能准确、可靠检出被测物的最小浓度来确定,也可把已知浓度样品的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比较,以信噪比为3:1时的浓度确定检出限,一般要求能够达到进样浓度的0.05%。
7.定量限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检测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需要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定量限体现了分析方法灵敏定量检测的能力。检测需要严格控制含量的杂质,必须考察方法的定量限,以保证杂质能够被准确定量。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或进样量来确定定量限。
8.耐用性
耐用性是指测定条件发生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耐用性主要表明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主要的变动因素包括: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pH值、色谱柱、柱温等。经试验,应说明小的变动能否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以确保方法有效。
9.系统适用性试验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主要依赖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色谱柱,在做方法验证时,有必要将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流动相与实验操作、待测样品等一起当作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并将系统适用性作为分析方法的组成部分,系统适用性便是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估的指标。一般系统适应性的要求为:分析方法能够达到0.05%的检出限,主峰的拖尾因子0.5<Tf<2.5,主峰与杂质的分离度大于2.0,空白干净,主峰处无系统峰干扰。
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是一个整体,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先开发分析方法,经过适当的优化以后再做方法验证,验证的部分内容在分析方法开发时就要做,比如说分析方法的专属性验证。分析方法验证并非必须验证所有的内容,只要注意验证内容充分,足以证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就可以了,如杂质限度检测一般只需要验证专属性和检出限,而精密度、线性、定量限等涉及定量测定的项目,则不需要验证。
有时需要对分析方法进行全面或部分的再验证。当原料药合成工艺发生改变时,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就需要再进行验证,以证明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能够检测新引入的杂质,且新引入的杂质对主成份的含量测定应无干扰。当分析方法发生部分改变时,如检测波长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检测限、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等内容的验证,以证明改变后的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10 收起 理由
waters + 10

查看全部评分

waters 发表于 2010-7-27 08: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0504011185 的帖子

我记得一般要求产品和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大于1.5就可以了,2.0是否有点高了?
   
 楼主| 0504011185 发表于 2010-7-27 1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现在的要求产品和杂质之间的分离度大于1.5就差不多了,但不同的产品要求也不同的。这指标具体怎么确定的我也不怎么清楚。当然,在开发方法阶段,能使分离度相对高点比较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2 收起 理由
waters + 2 ok

查看全部评分

diannao001 发表于 2010-7-27 1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以《中国药典》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2 收起 理由
waters +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0504011185 发表于 2010-7-27 12: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iannao001 的帖子
哈哈,那如果没有药典方法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2 收起 理由
waters + 2

查看全部评分

waters 发表于 2010-7-27 14: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0504011185 的帖子
问得好,呵呵。

   
↘开心↙ 发表于 2010-7-27 2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哈哈,那如果没有药典方法的呢?
0504011185 发表于 2010-7-27 12:19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1463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1462

这个cp也应该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2 收起 理由
waters +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5-7 0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