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524|回复: 0

药物学习-重组人干扰素

[复制链接]
芳草清香 发表于 2016-11-3 1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组人干扰素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th IFN)[I]
    干扰素(IFN)是宿主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等激发后,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2万~16万。干扰素不被免疫血清中和,也不被核酸酶破坏,但可被蛋白酶灭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抗原特性,干扰素可分为α、β、γ三种类型。
人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为干扰素-α(IFN-α),又称人白细胞干扰素。由于其蛋白分子的变异和肽类氨基酸序列第23位和第34位的不同,又可分为α-2a (23位为赖氨酸、34位为组胺酸)、α-lb(23位为精氨酸、34位为组胺酸)、α-2b(23位及34位均为精氨酸)三种。
    人成纤维细胞产生者为干扰素-β(IFN-β),又称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其结构与α者相似。
    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又统称为Ⅰ型干扰素。均可由病毒感染或应用多核苷酸后产生。
    由特异性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可产生干扰素-γ(IFN-γ),亦称免疫干扰素或Ⅱ型干扰素,其结构与Ⅰ型者不同。
    干扰素无抗原性,但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故只有人的干扰素才对人有效。干扰素也可通过大肠杆菌、酵母菌基因工程重组( recombinant)而得,这些基因重组人源化干扰素制品常冠以“th”,其中“h”表示人,如thIFNα -2b。它们的纯度均较高。
【药理学】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它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干扰素受体结合后,可启动一系列细胞内反应,如:诱导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2’5’- 寡核苷酸合成酶,抑制细胞增殖,阻止受病毒感染细胞中病毒的复制及保护未感染的细胞免遭病毒的攻击,此种免疫调节活性亦可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吞噬功能,同时增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等。最近发现干扰素的抗肿瘤作用还与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干扰素-α和干扰素-β具有共同的受体,因此二者无协同作用;而干扰素-γ的受体与干扰素-α或干扰素-β的受体均不同,故干扰素-γ与干扰素-α或干扰素-β均有协同作用。
    干扰素口服均不吸收。肌内或皮下注射,α干扰素α及γ吸收率在80%以上,而β干扰素。一般在注射后4~8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T1/2为4~12小时。α干扰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适应证】干扰素可用于肿瘤、病毒感染及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等。
【用法和用量】各种不同干扰素制剂的用法不同,简介于下,详细用法尚应参阅药品说明书。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晕、流感样症状等。偶有嗜睡和精神混乱、呼吸困难、肝功能降低、白细胞减少及过敏反应等。其中干扰素α-2a较干扰素α-2b发生率稍低,皮下注射较肌内注射的发生率相对低。
【禁忌证】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骨髓抑制者禁用。
【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抑制多种肝CYP450同工酶的代谢活性,影响合用药物如茶碱、安定、心得安、西咪替丁、华法林的代谢清除,使二者血药浓度增加。
【制剂】详见下述干扰素α、β、γ各亚型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15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