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693|回复: 0

[工作交流] “夜猫子”注意了,熬夜增加10%的全因死亡风险

[复制链接]
梳柳月影 发表于 2018-4-21 10: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日前发表于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上的一项英国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喜欢早起人的相比,喜欢熬夜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同一分析表明,喜欢熬夜的人比喜欢早起的人更易患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心理、神经、呼吸和胃肠/腹部方面的疾病。

清晨型人群或“早起鸟”一般是指喜欢早睡早起的人;夜晚型人群或“夜猫子”一般是指习惯晚睡晚起的人。研究人员表示,超过6.5年的随访显示,清晨型人群相较于夜晚型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更高,尽管研究结果仅在63-73岁人群中显著。

内源性生物钟与社会活动的不一致

研究人员表示,以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但本研究为第一项观察死亡风险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本次分析基于英国的433268例参与者数据。参与者年龄在38-73岁,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6.5岁。

大约27%的参与者被定义为明确清晨型人群(definite morning type),35%的参与者为偏清晨型人群(moderate morning type),28的参与者为偏夜晚型人群(moderate evening type),9%的参与者被定义为明确夜晚型人群(definite evening type)。随着明确清晨型到明确夜晚型生物钟情况的递增,参与者相关合并症风险增加。

患者生物钟类型与合并症的相关性
点击查看原图

研究人员同时观察到,将潜在混杂因素校正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均与参与者生物钟类型相关。

不过,与年轻人群相比,生物钟类型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仅在63岁-73岁人群中显著。相比之下,无论偏清晨型还是偏夜晚型人均不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研究人员强调,死亡率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结局,年龄校正后死亡风险的任何增加都值得注意。

夜晚型人群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受到内源性生物钟与社交活动(例如工作或膳食)时间错位这种昼夜节律失调的影响。

作息的调整

先前的研究显示,遗传和环境在生物钟类型上发挥一定作用。夜晚型人群生物钟与外部环境不协调。与夜晚型作息相伴的可能是更多的心理压力、错误时间进食、运动缺乏、睡眠不足、酗酒增加等不良生活方式。

调整工作时间以适应自身生物钟类型有助于改善自身健康。研究人员表示,不过进一步研究如果发现作息时间类型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性格缺陷。那么夜晚型人群的工作、休息时间或许可以灵活调整,并不一定要求这类人群8点起床。将作息时间与人体自身的生物钟相匹配,或许更有利于健康。有些人可能更适合上夜班。

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观察对夜晚型人群调整生物钟后是否会带来血压和总体健康的改善。
15242146909564.png
QQ图片2018041711313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极性 +120 收起 理由
九段侃爷 + 90 很给力!
卓逸如风 + 15 很给力!
枯苦上人 + 1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4-26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