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1676|回复: 7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可能造成光毒反应

  [复制链接]
zhaiweiguang200 发表于 2011-7-27 23: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能见光的药物?没错,你千万别理解成在阳光暴晒下失效的药物哟。它说的是,服药的人吃了该类药物后,不能见“光”,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等问题。

  白皙娇嫩的皮肤一直是小旭引以为傲的事。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有些手足无措。两个星期前,小旭突然出现了尿痛、尿频、尿急的症状,而且小肚子也隐隐地犯疼,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尿路感染,医生给开了磺胺类的抗菌药——磺胺甲基异恶唑等药物。

  然而,吃药的第二天中午,小旭仅仅是出外吃了顿午餐,回来后就发现脸、手背等暴露在外的肌肤都起了小水疱,虽然水疱很小也不多,但仍让她有所警觉,于是赶紧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医院检查,结果皮肤科的医生在经过诊断后,判定为“药物光毒反应”,也就是服药后,在阳光照射后发生了过敏反应。

  5类人更易发生光毒反应

  强烈的阳光可使药物活化,从而直接破坏或杀死皮肤细胞,因此暴露在光线下的皮肤在日晒后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就可产生轻度的光毒性反应。与普通人相比,光毒性反应更容易发生在以下5类人身上:

  1、 皮肤娇嫩者

  2、 因痤疮正在使用抗菌药治疗的人

  3、 人体免疫缺陷病

  4、 红斑狼疮

  5、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那么,如何判断光度反应呢?如面部、颈部、前臂、手背等暴露在外面的皮肤,经过日晒或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样、水疱等皮疹,也有人的皮肤是红斑水肿或斑块等表现。

  7类易发生光毒反应的药物

  抗菌药 沙星类抗菌药是光毒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一组,很多名称中都带有“沙星”两个字,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等,属于抗菌药的喹诺酮类别。据统计,沙星类抗菌药导致光毒反应发生率为0.1~3%,服用该类药物皮肤经光照以后,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

  除杀星类抗菌药物外,还有四环素类、磺胺类、美满霉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等抗菌药,也有光毒反应的报道。

  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在临床上,它是用来治疗精神病、镇吐、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等情况的药物。氯丙嗪为处方药,因此在服药前可找专科医生或药师咨询相关情况,服药后也要做好防护,如戴墨镜及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等。

  利尿药 如速尿、双氢克尿噻(氢氯噻嗪)等,也就是能增加排尿的药物,也是高血压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水肿、心衰、胸水、腹水的也多用到该类药物,临床上也有其发生光毒反应的报道。

  抗组胺药 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均为第一代康组胺药,常用于抗过敏治疗。

  解热镇痛药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很多人对该类药物都不陌生,在感冒、疼痛、消炎时,都可能会用到,在用药日晒后,若出现皮肤反应时,要加以警惕。

  降糖药 如格列苯脲、格列吡嗪等,该类药物也是用量较大的药物,它们均为处方药,若在服药后出现光毒反应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或换药,切不可擅自更改或停药。

  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等,长春新碱常用于治疗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等,为静脉注射药物,并不是非处方药。

  避免光毒反应预防最重要

  1、看说明书。服药之前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说明书中注明该药可致光毒反应时,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日之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

  2、停药。对于已发生光毒性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去皮肤科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病情。值得注意的是,在症状未消失及症状消失后5日内,仍不能接受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以免再次发生光毒性反应。

  3、防晒。对于易感人群,在使用沙星类抗菌药或其他有光毒反应的药物期间,外出时要注意特别防护,如出门前涂抹防晒指数超过15的防晒霜,打遮阳伞,戴遮阳镜等,特别是夏季即将来临,更要注意穿长裤及长袖衣物。

  4、查病历。以前曾经发生光毒性反应的患者,要慎用或不用已知可产生光毒反应的药物。

  光毒反应并非人人都发生

  药物的光毒性反应并不是每个服药的人都会出现,其发生的频率、病情的严重程度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在接触阳光或紫外线一小会儿后就可能出现水疱等皮肤过敏的反应,而有些人甚至很难察觉到症状,一般情况下的光敏反应都较为轻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3 收起 理由
紫衣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wangr4 发表于 2011-7-28 0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啊,总结的不错。
111boy 发表于 2011-7-28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的知识,可以普及一下。楼主辛苦了!
阳光灿烂2011 发表于 2011-7-29 00: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支持一下
覃药帅 发表于 2011-7-29 1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把发生光敏反应的原理说出来 哈哈
xuxuegu1104 发表于 2011-7-29 16: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物理因素: 波长290~320 nm 的中波紫外线(UVB) 及波长为320~400 nm 的长波紫外线(UVA) 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物理因素, 虽然200~290 nm 的短波紫外线(UVC) 具有最大的杀伤作用, 但UVC 基本被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 而更长波的可见光及红外线由于能量小, 一般对皮肤无明显影响。在服用药物后, 药物到达皮肤, 在一定的光波的照射下发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 造成细胞损伤, 于是导致光毒性反应。除喹诺酮类药物外, 补骨脂类药物引起的光毒性反应照射下发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 造成细胞损伤, 于是导致光毒性反应。除喹诺酮类药物外, 补骨脂类药物引起的光毒性反应也比较常见, 其发病机制最为清楚。

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发生概率: 以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反生率最高, 达6%~10%, 此药最终因其较多发的光毒性而在欧美市场被撤除。其次为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及环丙沙星, 但其光毒性反应强度及症状较司帕沙星轻。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在极少情况下也出现光毒性反应, 但莫西沙星未见光毒性报道。

光毒性反应皮肤损伤的机制: 光毒性反应主要与阳光诱发的皮肤中氧自由基损伤有关。在UVA 的激发下, 喹诺酮类药物氧化成超氧化物阴离子(O2- ) 、过氧化氢(H2O2) 及羟自由基(OH) 等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使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 产生脂质过氧化物( LPO) , 破坏细胞膜, 使局部组织损伤,引发以白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肤炎症, 皮肤损伤后又可释放大量的LPO, 继而损伤局部血管内壁加重炎症反应。

预防和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反应: 光毒性反应主要与光照有关, 而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 预防光毒性反应的关键是避免或减少光照, 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基于以上我们认为预防和减少光毒性反应, 临床医生及应注意: 选择司帕沙星的适应证, 减少夏天紫外线照射较强时对司帕沙星等光毒性发生率高的药物的处方量, 尤其需要户外作业人员应避免使用, 若必须服用的病人应嘱其傍晚时服用, 减少使用剂量, 同时
告知病人防护知识, 避免日光照射, 如穿着黑色紧身防护服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极性 +3 收起 理由
jxndhsyd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jxndhsyd 发表于 2011-7-29 1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谢谢。
西部灰太狼 发表于 2011-7-29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用的知识,可以借鉴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5-11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