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828|回复: 0

中医学复兴的理论基础 (zt)

[复制链接]
btdoctor 发表于 2011-8-16 12: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学复兴的理论基础  

2010-08-02 16:50: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内容提要] 中医学能够复兴的原因在于:(1)它揭示了人类临床医学中状态病存在的普遍性,和建构了自成体系的诊疗方法,且其它医学方法不能取代;(2)它不仅有广泛的临床实践价值,且能治愈或改善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n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reasons in supporting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medicine include:
(1) Chinese medicine reveals that various body kilters are widely exist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Chinese Medicine establishes its uniqu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ystems and they are irreplaceable by any other medical systems. (2) Generally, Chinese Medicine exhibits its practical 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various diseas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treat or inurable by Western Medicine.






“中医学复兴”是一个百分之百耸人听闻的命题,因为对于中医爱好者和诸多名老中医、专家,〝复兴〞只是不切实际的想像,对于撰文预言中医五十年内自然消亡者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不过,笔者会以平实有据的论述,满足正反两方面争论的意见,让各位对中医药来一次有意义的再认识。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成书于1800年前,迄今为止仍是中医不可动摇的经典。中医药曾经在过去的二千多年里是泱泱大国的主流医学,并惠及东南亚各国,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中、西医学的沟通,把中医药学的优点纳入现代医学,造福于人类,是民众和官方的良好愿望。
但是,五十多年过去了,应当说经过两代人—西学中的高级医药专家、中医专家,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实践和面及全国的努力,未能从现代医学角度解决(1)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2)它在临床医学中有什么实践价值?前者是在理论上明确中医与西医本质上的异同,后者是清楚地与西医相比,中医在人类临床医疗实践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有鉴于此,笔者撰文指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中医学能否存在和发展,取决于(1)它能否揭示西医未能认识的疾病,(2)能否治好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在《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1]一文中,笔者以西医学为参照物--这样的论证有百分之百的自然科学立场,通过六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指出:证候与器官病是中、西医学的核心。中医证候的本质,是人体疾病时的全身综合反应状态,称它为状态是因为证所反映的是全身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局部器官问题。正如肺炎病人在不同时期全身状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临床表现,相信有临床经验的医师一定认同。西医的重心在肺脏炎变和致病原上,中医则重在不同的全身状态的分辨和治疗上。这就是中医药抗菌血浓度不足亦可以治好肺炎,而西医超高浓度抗菌素加静脉滴注亦未必治愈肺炎冷休克病人的原因。
中医学与西医学一样,以症状和体征为临床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虽然西医对人体的认识达到超微结构、DNA和分子水平,但临床上仍有很多患者的病痛无法作出明确的现代病因病理诊断。诊断不明并没有否定疾病已经存在,因为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是客现的,诊断则是体现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就如感冒对西医来说,是一种感染病毒为主因的常见病,对中医来说却包含了风寒、风热、寒热往来等数以十计的方证;前者是从病因器官病理角度,后者则是从全身反应状态着眼。对于中医来说,以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从寒热的多少和太过或不足为状态分类的出发点,每个病人都可以辨证-诊断;而很多病人经西医反复检查,仍然不能作出明确的病因病理诊断。
如上所述,中医学诊疗的重点在全身状态,是西医学和其它医学体系所未能涉及的另外一个反映人类疾病客观存在的范畴,即中医学揭示了西医学方法未能认识疾病的另一个方面,这是中医学存在的第一个意义。
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为人类临床医学开拓了一个特殊的领域:人体状态失常的诊断与治疗。笔者把医疗分为(1)细胞-DAN-分子,(2)器官-系统,(3)状态-全身综合反应等三个层次。中医学的优势就在后者,且状态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在方法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体系,是其它医学或方法不能替代的范畴。
近一百年来的中医现代研究,主要是从物理、化学,以及人体局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对中医学进行〝验证和发掘〞。应当说研究成果是极为丰富的,但是,(1)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至今无法确认,(2)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与西药相比,不能称为药物,(3)复方虽有临床疗效,却不知有效成分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行业里十有八九的人,内心里有一个天大的问号,作为病人只有以疗效来选择中医。可以说中医的存在与怎样发展,在中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心目中,都是一本糊涂账,更不要说医疗管理机构。事实上,中医至今还能够存在,最重要的是其临床疗效。笔者曾遇到一位中亚(阿富汗?)人,他说:中国什么都不好,只有中医好。在一些华人心目中,病医不好,是没有遇到真正的中医。
笔者学过西医,有五年西医的临床实践。当年〝误入〞中医学院,却不知深浅地妄图改变中医被轻视、被误解的现实,单抢匹马地思考推演了二十余年,得出另外一个答案: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A)状态和(B)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1]。换言之,现代医学实际上只反映了人类疾病的一个面,中医学则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疾病的另一面,而且两个不同的面,必须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正是这个原因,现代医学的方法不能验证中医学的科学性质,中医的神奇疗效才变得不可思议。
中医学的核心是证侯,其本质是一种全身综合反应状态,与器官病因病理没有必然关系,因此不能用理化数据来表达,将中医证候—状态进行标准化、客观化的研究是违反客观病象的,因而五十年来的相关工作劳而无功,因为某一状态的形成与辨别是「即时」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由于不同个体内部的协调状态不同,不同的状态对相同的病因病理必然有不同的反映;因此,体内平衡与状态失调成为日常疾病的普遍性,是永久与人类相伴的。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绝不会置切身病痛不理。当人们从相对科学的知识中对中医学进行再认识,从而对自身和人类疾病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之后,中医学被世界各国不同人种接受,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是中医学在理论意义上的复兴,即切身病痛的诊疗需求使中医学—状态医学,必然成为人类临床医学的一个主要分支。


西方医学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任何一个其它医学想要生存,不仅需要治病有效,而且必须能治好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唯有这样才有与西医学长久并立的依据。
如果说中医在中国的存在,是因为文化背景和zhengfu相关政策的支持;那么,海外华人和西方人自己花钱使用中医药,只能是疗效使然;特别是西人的文化背,加之中医学的科学地位不明。事实上,由于中医学的科学性质至今未明,不要说中国的民众,就连中医院校对中医的认识也问题多多。大家知道,迄今为止中药的现代药理有效成分与西药相比,不能称药,因此西医治病绝不会选用,别说一线药,连二线都算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以西医思维用中药的医生(含中、西医),说他们糊弄病人,给病人〝安慰剂〞是绝无夸张。问题惨在中医的声誉因此大滑,那些以西医思维的〝中医博士、硕士〞又占据了中医高等学府和医院的领导要职,不难想像,假以时日,不用五十年,中医学必入考古专业不可。
各位不必悲观,人类是现实和聪明的,面对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不少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在中医药、针灸那里得到了好的结果。人类要追寻其内在机理,即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万物。
什么是科学?任何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它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是科学。揭示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的理论,虽然不涉及理化指标,亦不会减少其科学价值。
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治好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是中医学立足世界的根本。首先要指出的是:证候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这就要求西医学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临床病象,而不再以现代器官病因病理为唯一的视角,把各种证候-状态,名正言顺地看做临床疾病的一大类别,这样很多无法用现代病因病理作出诊断的病痛,就可以在状态病这个宠大类别中找到它们的名号,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在笔者的临床实践中,有效率至少60-80%;我不是妇科专家,治疗不孕症的成功率也在50%以上)。这是中医学临床价值的第一个方面,把状态病的概念和定义摆上医学科学的台面,还人类临床医学一个完整的面貌。
第二方面是大量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中医取效的事实:(1)各种病毒性疾病,如出疹性疾病,西医主要是退热、皮肤止痒等对症治疗,中医的辨证治疗可以大大加快病情好转和改善各种症状。又如病毒性感冒,中医辨证疗法能切合病人身体的不同反应,使患者的各种病痛尽快痊愈。病毒危害最典型的例子,是让全球闻风丧胆的SARS,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病人无一死亡,中国多个地方治疗SARS的结果亦证明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此外,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结果大大优于西医,亦证明状态诊疗对临床医学的重要实践价值。

(2)妇科疾病。例如不孕症,西医人工受孕成功率不到20%,与中医药针灸合作治疗(澳大利亚.墨尔本,笔者同窗高旭光医师)后,成功率超过60%以上;单独使用中医治疗成功者亦不在少数。先兆流产中医治疗成功者很多,且未见保胎成功后所生婴儿有什么特别问题。西人妇女Debra习惯性流产,经西医手术缩窄宫颈后仍然流产,后经郭富宁医学博士用丹栀逍遥散加黄柏、蛇舌草治疗,成功产下幼子。这个病例不仅对西医,对中医亦是一个医疗思维的典范。众所周知,部分妇女患严重月经失常,但贺尔蒙数据正常,西医无从入手,中医疗法多可获良效。

(3)皮肤病。这类疾病常常伴有体内失调,部分病人的皮肤病表现往往是体内失调的外在表现--〝付产品〞,因此,中医皮肤病内治是十分科学的方法。中医的内治法使体内环境趋向正常,是停药后病情不反跳的原由,也使敏感的皮肤在好的内环境下减少了复发。当然不少中药和特定的配方对某些皮肤病有奇效。

(4)体内环境的严重失调,使部分理论上西医药有效的病例无效。最典型的情况是细菌感染性疾病,30年前笔者目睹一年轻男子患两肺大叶性肺炎伴冷休克、表情淡漠、全身冰凉,虽经及时抗菌抗休克,仍眼睁睁看他死去;如果当时用大剂附子麻黄细辛汤加人参干姜桂枝等中医治疗,必能还阳身热而治愈。又如部分属中医脾肾阳虚体质的人,使用抗菌素后全身状况更形恶化,必须恰当使用中医治疗。笔者在临床中看到,支气管敏感咳嗽/哮喘病人,属脾肾阳虚者,每因感冒至哮喘发作,且多十分急重,经中医相关治疗不仅疗效奇好、体质改善,哮喘发作大幅减少,使顽症、难症变成小病。
第三方面,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的有效成分不如西药功专效宏,但组方针对证-状态之后,它出现了状态治疗的长处,所以很多抗菌有效浓度远远不足的处方,产生了抗菌愈病的疗效。病毒性疾病和其它诸多疾病,中医药针灸的优点更多。因为中医在全身状态协调上的优点,所以从全身的感觉来说,就算西医同样有效的疾病,有些病人亦不惧多付金钱和煎药的麻烦而选用中医药。
第四方面,全身状态的改善使中医对器官疾病有效药物浓度的依赖减少,因此通常不考虑停药后病情反跳的情况。笔者告诉病人,治疗期间如果数日的短暂停药,一般不致病情反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后,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良好。中医用药是以方证对应起效,补虚泻实、清热散寒,以改善状态失调,是面的综合治疗,而不是西医病因病理针对点的有效浓度疗法。当然,中医状态诊疗的面与西医病因病理核心的有效浓度相加,应当是最理想的目标。
这里要重复说明,在辨证处方遣药得当的病例,中医的疗效是很快的,通常第一剂即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这是临床上病人反馈的信息。笔者的香港朋友陈医生的母亲说,服用她儿子的第一煎中药后,病情明显改善,证明笔者文章里的论述千真万确。其原理就是中医治疗直接干予全身状态,通常在服药后三十分钟内显效。



中医学的证,是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向我们揭示了器官系统之间关系失调的大量临床病象。面对这类无法用器官病因病理方法度量的全身状态失调性疾病,中医学用寒热虚实为基点的分类方法,建构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医学体系,积累了超过二千年的实践经验。它与西方医学,展现了人类临床医学状态病与器官病,两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正视证候是人类临床医学的一个庞大类别,是中医学复兴的根本。让科学界和世人认识和接受证-状态病的存在,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观念更接近客观实际,其过程本质上就是中医学的复兴。
有了上述进步,中医学就有可能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为解除各种不明病因病理的病痛,和治疗诸多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发挥其〝神奇〞效用;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才有可能成为人类科技宝库的一部份,中医学才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本文承蒙广州.
杜同仿教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黄振兴教授、原澳华中医学会会长扬伊凡中医硕士,陈建运中医硕士、审阅指导,谨此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有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价值,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12)68-3。

2.
张有和,状态病与器官病,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11)58-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2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