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1694|回复: 2

中药或可成为易损斑块稳定剂

[复制链接]
医药信息 发表于 2010-4-7 09: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 3月2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易损斑块防治进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做了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稳定易损斑块是目前医学界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目标。由于中国人群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张运介绍说,经过国际上近十年的研究发现,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因所致;二是炎症反应。“事实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就是一个慢性炎症反应的过程。”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干预、治疗,其一是调脂作用,通过降低LDL、升高HDL的双轨调节机制来完成;另外两个途径分别为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

  近年来大量在临床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调脂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干预,“而中药通心络则更多地通过抗炎作用,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张运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中药通心络可降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该研究为今后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中药通心络有望成为一个斑块稳定剂。”张运说。

  运用中医通络药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报告《通心络增强斑块稳定性》,被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采用,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通过检测血液和动脉壁变化”得出的研究结果,为研发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新药物提供了材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会上强调:“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硬化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统计表明,我国心血管患者人数持续增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300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控制当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周唯)

  相关链接>>>

  通心络剂量依赖性增强易损斑块稳定性与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比较研究(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验证,通心络通过降脂和抗炎效应能否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易损斑块的稳定性,与大剂量辛伐他汀作用相似。

  方法和结果:75只兔腹腔动脉球囊损伤后,给予1%高脂饮食连续10周,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低剂量通心络组,中剂量通心络组,高剂量通心络组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16周末,将含p53腺病毒液注入腹主动脉斑块,2周后,药物激发斑块破裂。各治疗组的斑块破裂率分别为14.3%、7.1%、7.7%和7.1%,较对照组明显减低(73.3%,P<0.01)。通心络剂量依赖性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校正的声波强度和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但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易损程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1组织抑制剂(TIMP-1)和核蛋白因子κB(NF-κ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高剂量辛伐他汀组类似,高剂量通心络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ox-LDL降低,系统和局部性炎症因子表达减低,而所有治疗组的斑块破裂率无差异。

  结论:通心络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通心络在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方面具有与辛伐他汀相似的保护作用。

jxndhsyd 发表于 2011-1-15 2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18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