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914|回复: 0

[中医药杂谈] 通补开郁虚实治 病症错杂综合调(治疗顽固胃病)

[复制链接]
天天布衣 发表于 2012-10-8 1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补开郁虚实治 病症错杂综合调(治疗顽固胃病)
   步玉如,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胃病专家,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而形成了治疗脾胃病的独特风格。现简介如下:
   1.通补治虚证
   步氏治疗胃脘痛所指的通补法,是指叶天士所倡导的补益之中加通调之药,使补中有行,通不伤正。在治疗脾胃阳虚胃痛时,以理中汤(人身、白术、干姜、甘草)合辛温通气的乌药,既可助干姜温阳散寒,又可避参、草补气壅滞,从而增强全方疗效。治疗胃阴不足胃痛时,用养胃汤合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再配合行气和血药,既治虚热之本,又治气血瘀滞之标,或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梀子),养阴中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辛而不辣,随证加减,必收良效。
   2.开郁治实证
   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均可造成脾胃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进而产生气滞、血瘀、湿阻、胃热等邪实。其病机可以归纳为《丹溪心法》中提出的“气血火食痰湿六郁”之中,施治关键不在攻邪,而在开郁,郁结一开,则疼痛自除。
   气滞者,用调气散(香附、乌药、陈皮、木香、青皮、砂仁、藿香、甘草)加减,重症加槟榔、莪术。热重者,用百合汤(百合、乌药),方中百合降肺气,止心腹疼痛,且甘润微寒,兼可清热,配合乌药辛温行气止痛,疏散胸腹邪气,方虽仅有两味药,但有润有行,对胃脘之气痛或热痛均宜,尤对气郁化火的疗效更为突出。血瘀者,因血瘀每兼气郁,故治疗多用丹参饮(单身、檀香、砂仁),取气行则血行之意。郁热胃痛者,一般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其中属于肝胃郁热者,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加味;属于胃脘积热者,用左金丸合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白茯苓、橘皮、甘草);属于肺气郁而化火之胃脘痛者,则要注意不能单纯使用辛温香燥之品或苦寒泻火之药,临床多用百合汤加味(干百合、乌药、茯苓、法半夏、甘草、陈皮、连翘、萝卜子)改汤剂,重用莱菔子,重症加槟榔。痰湿瘀滞者,用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偏寒加生姜、厚朴,偏热加马尾连、竹茹、枳实等。
   助于多因气郁而生,每兼气滞之证。故治疗各种郁证胃痛时,加入适量调气药,均有助于治疗的提高。
   3.病症错杂,需综合调理
   胃痛日久,常现虚实兼现、寒热错杂的复杂证候,此时当辨清其中兼杂病机,予以综合调理。如气虚兼气滞或痰湿食阻时,应以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为主随证加减;气食痰湿热并有的,以保和丸和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黄连、黄柏、大黄、香附子、牵牛、莪术)为主化裁。
   湿热兼杂有两种情况:属湿热内生、睥为湿困、胃热津伤者,需清化并举,药用冬瓜皮,健脾利湿又可清热,还可酌加藿香、佩兰、茯苓皮等芳化利湿药;属脾虚湿滞、食积郁热者,宜清温消补并进,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神曲、冬瓜皮,临证按虚、积、湿、热的片中,分别加重补气、消积、利湿、清热的药量;胃阴耗伤者,加百合汤;郁热明显者,加加金铃子散。
   脾胃升降功能絮乱,医者多以升麻、柴胡来升阳,以代赭石、旋复花来降胃。步氏认为,脾不升清是因脾阳虚之故,胃不降浊是因胃阴虚之故,若单纯使用升阳降胃之品,只能缓其标,而不能治其本。步氏主张,只有补睥阳、养养胃阴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脾升胃降。步氏的经验是以甘平或甘凉濡润滋养胃阴,使津液复而通降自调。
   【病案举例】
   张某,女,39岁。胃痛10余年,加重3个月。胃脘灼痛频发,饥而欲食,食后脘胀,口干,便干,乏力,脉细。胃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
   辩证:胃阴不足。
   处方:生地12g,北沙参12g,麦冬10g,当归24g,川梀子10g,石斛30g,天花粉12g,炒枳壳10g,延胡索10g,焦六曲12g,甘草10g。
   4剂后,胃痛止,诸症缓,仍有脘胀。加槟榔10g再服6剂,诸症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3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