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2262|回复: 1

[考试资料] 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

[复制链接]
冰雪燕子 发表于 2013-3-27 08: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
一、A
1、下列哪项不是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表现
A.健忘
B.面色无华
C.失眠
D.心悸
E.易惊
2、重危病人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属于
A.湿热证
B.实热证
C.虚热证
D.戴阳证
E.痰血证
3、病人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可见于
A.狂病
B.痫病
C.癫病
D.脏躁
E.以上均不是
4、假神的病机是
A.阴阳格拒
B.阴虚阳亢
C.气血两亏
D.阴阳两虚
E.阴阳失调
5、下面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两眼灵活
B.颧红如妆
C.神志清楚
D.语言清晰
E.反应敏捷
6、舌诊中望舌根是为了诊察
A.肝的病理变化
B.肾的病理变化
C.心的病理变化
D.肺的病理变化
E.脾的病理变化
7、牙龈红肿多因
A.肝胆湿热
B.外感风寒
C.肺热伤阴
D.肺胃有热
E.胃火上炎
8、酒糟鼻的病机多为
A.肝胆湿热
B.外感风寒
C.肺热伤阴
D.肺胃有热
E.脾胃虚寒
9、头部突然出现片状脱发,多属
A.血虚受风
B.精血不足
C.肾虚
D.寒证
E.热证
10、急性病人面色突然变为苍白属于
A.阳气不足
B.阳气暴脱
C.脾气虚衰
D.阴寒内盛
E.阴虚而阳亢
11、主虚寒证的病色为
A.青色
B.白色
C.黑色
D.赤色
E.黄色
12、赤色主证为
A.寒证
B.虚证
C.热证
D.实证
E.瘀血证
13、失神的病机为
A.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
B.痰火扰心
C.痰气凝结,阻蔽心神
D.正气未伤,预后一般良好
E.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4、假神的表现一般为
A.神志昏迷
B.寻衣摸床
C.目光有神
D.反应灵敏
E.原来不言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
15、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多属
A.失神
B.假神
C.癫病
D.狂病
E.痫病
16、由人体胃气上蒸而生的是
A.舌质
B.舌苔
C.面色
D.指纹
E.脉象
17、对诊察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具有意义的是望
A.舌质
B.舌苔
C.面色
D.指纹
E.脉象
18、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里实热证表现为
A.阴虚潮热
B.湿温潮热
C.阳明潮热
D.气虚发热
E.壮热
19、口中泛酸多为
A.肝胆实热
B.脾胃湿热
C.肝胃蕴热
D.食积内停
E.脾虚不运
20、嗜睡多见于
A.阳虚阴盛
B.阴虚阳盛
C.阴阳两虚
D.阴盛格阳
E.阳气不足
21、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
A.自汗
B.战汗
C.盗汗
D.头汗
E.冷汗
22、提示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是
A.自汗
B.战汗
C.盗汗
D.头汗
E.冷汗
23、虚寒证可见
A.恶寒重,发热轻
B.恶寒轻,发热重
C.寒热往来
D.但热不寒
E.但寒不热
24、小儿囟门高突是属于
A.肾精亏损
B.虚证
C.热证
D.肾气不足
E.风证
25、下列哪项不是心气虚与心阳虚的共同表现
A.自汗
B.气喘
C.气短
D.心悸
E.活动或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
26、下列不属于虚证的表现是
A.呼吸喘促
B.脉细无力
C.体倦嗜卧
D.腹痛喜按
E.形体消瘦
27、下列哪项表现不属于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A.午后潮热
B.口舌干燥
C.汗出而热
D.唇干焦裂
E.手足温
28、下列哪项表现不属于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A.四肢厥冷
B.面色苍白
C.呼吸微弱
D.畏寒发热
E.冷汗淋漓
29、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于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A.五心烦热
B.脉微欲绝
C.形体消瘦
D.盗汗
E.午后潮热
30、下列表现中属于寒证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面色苍白
C.脉浮
D.口渴
E.心烦
31、表里辨证是
A.辨别病因的两个纲领
B.辨别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C.辨别病性的两个纲领
D.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E.辨别疾病预后的两个纲领
32、下列不属于表证的表现是
A.小便清长
B.舌苔薄白
C.脉浮
D.头身疼痛
E.发热恶寒
33、下列哪项不是表证的特点
A.表证起病急
B.表证病程短
C.表证必然发展成里证
D.表证病位在皮毛、肌腠
E.表证一般是由感受六淫之邪而起病
34、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
A.脉来较数
B.脉来时止
C.止无定数
D.脉来缓慢
E.止有定数
35、阴虚内热所导致的小便改变为
A.小便短赤
B.小便频数而涩少
C.小便浑浊
D.小便频数而清
E.小便涩痛
36、临床见到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舌淡,苔白润,脉弱,应诊断为
A.肝肾阴虚
B.肺脾两虚
C.脾肾阳虚
D.肝肾阴虚
E.心肺气虚
37、腹痛下利,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弦滑而数,可见于
A.膀胱湿热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小肠实热
E.大肠湿热
38、肝脾不调的辨证要点不包括
A.胸胁胀满窜痛
B.易怒
C.吞酸嘈杂
D.纳呆
E.腹胀便溏
39、不属于实证的是
A.风寒束肺
B脾不统血
B.脾不统血
C.肝风内动
D.寒湿困脾
E.痰浊阻肺
40、症见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证属
A.气滞证
B.气滞血瘀证
C.血瘀证
D.气虚血瘀证
E.血热证
41、下列诸症除哪项外均是实证的临床表现
A.腹痛拒按
B.呼吸喘促
C.脉实有力
D.神疲乏力
E.小便不利
42、虚实辨证可辨别
A.邪正盛衰
B.病邪性质
C.阴阳盛衰
D.病位内外
E.病势深浅
43、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
A.苔由厚变薄
B.苔由薄变厚
C.苔由多变少
D.苔由少变多
E.苔由润变燥
44、心脾两虚的辨证要点不包括
A.久咳痰血
B.心悸失眠
C.面色萎黄
D.神疲食少
E.腹胀便溏
45、患者近日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呕吐酸腐,嗳气泛酸,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应诊为
A.肝胃不和
B.胃火证
C.食滞胃脘
D.脾胃虚弱
E.胃阴虚
46、烦渴多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可见于
A.胃阴虚证
B.食滞胃脘
C.胃热证
D.胃寒证
E.脾胃不和证
47、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的是
A.肾阳虚
B.肾阴虚
C.肾精不足
D.肾气不固
E.肾不纳气
48、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现出现自觉乏力,喘促,活动后尤甚,舌质淡,脉虚浮,应诊断为
A.肾阴虚
B.肾不纳气
C.肾虚水泛
D.肾阳虚衰
E.肾气不固
49、患者少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舌润苔白,脉沉弦,应属何证
A.肝风内动
B.肝火上炎
C.肝气郁结
D.寒滞肝脉
E.肝胆湿热
50、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苦,尿黄,同时见到咯血、吐血、衄血见于
A.肝阴虚
B.肝火上炎
C.肝气郁结
D.肝阳上亢
E.肝风内动
51、患者症见高热,伴有四肢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应诊为
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血虚生风
D.阴虚动风
E.肝火上炎
52、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可诊为
A.寒温困脾
B.脾虚下陷
C.脾胃湿热
D.脾阳虚
E.脾气虚
53、脘腹胀满,头身困重,泛恶欲吐,口不渴,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门腻或厚,可见于
A.痰浊阻肺
B.脾胃湿热
C.肝阳上亢
D.燥热伤肺
E.寒湿困脾
54、如患者自觉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善太息,经期常提前,舌淡苔白滑,脉弦,应诊为
A.肝郁化火
B.肝气郁结
C.肝胆湿热
D.寒滞肝脉
E.肝阳上亢
55、若患者症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疽,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诊为
A.脾胃湿热
B.肝阳上亢
C.肝气郁结
D.寒滞肝脉
E.肝胆湿热
56、寒湿困脾证应见到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脘腹胀满
B.头身困重
C.便溏稀薄
D.面目皮肤发黄
E.泛恶呕吐
57、身倦乏力,食纳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泻,舌淡嫩,苔白,脉缓弱应辨为
A.脾不统血
B.脾胃湿热
C.脾不健运
D.脾阳虚
E.脾虚下陷
58、如每日清晨腹中疼痛,随即排便,且大便溏泻。平日自觉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应诊为
A.脾肾阳虚
B.肝胃不和
C.肝脾不调
D心脾两虚
D.心脾两虚
E.肝肾阴虚
59、患者近日因思虑过度,常自觉心中悸动,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大便溏泻,舌质淡,脉细弱无力,应诊为
A.寒湿困脾
B.脾胃湿热
C.心气虚
D.肝脾不调
E.心脾两虚
60、痰浊阻肺时咳痰的特点是
A.痰量多,色白而黏,容易咳出
B.咳痰稀薄,色白多泡沫
C.咳黄稠痰,不易咳出
D.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E.痰少而稠,缠喉难出
61、临床见到干咳无痰,鼻燥咽干,舌尖红并伴有胸疼等症状时可辨为
A.肺阴虚
B.燥热伤肺
C.风热犯肺
D.风寒犯肺
E.痰浊阻肺
62、咳嗽,干咳无痰,并伴有咽喉干痒,舌红少津,脉细数常见于
A.肺气虚
B.燥热伤肺
C.风热袭肺
D.风寒束肺
E.肺阴虚
63、患者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午后低热,常自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宜诊断为
A.心阳虚证
B.心阴虚证
C.心火亢盛证
D.心气虚证
E.心血虚证
二、B
1、A.脾虚下陷
B.脾不健运
C.脾不统血
D.脾阳虚
E.脾胃湿热
<1>、临床见到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同时伴子宫脱垂,脱肛等应辨证为
A.
B.
C.
D.
E.
<2>、脾气虚又见出血应辨为
A.
B.
C.
D.
E.
<3>、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同时见到食纳减少等症应辨证为
A.
B.
C.
D.
E.
<4>、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同时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子色,恶心呕吐应辨证为
A.
B.
C.
D.
E.
2、A.阴虚潮热
B.湿温潮热
C.阳明潮热
D.气虚发热
E.壮热
<1>、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的午后发热称之为
A.
B.
C.
D.
E.
<2>、发热日久不止,热度不高可兼见面色咣白,少气懒言可诊断为
A.
B.
C.
D.
E.
<3>、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的为
A.
B.
C.
D.
E.
<4>、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并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等症的是
A.
B.
C.
D.
E.
3、A.淡白舌
B.淡红舌
C.红舌
D.绛舌
E.紫舌
<1>、正常舌色是
A.
B.
C.
D.
E.
<2>、主虚寒证的舌色
A.
B.
C.
D.
E.
<3>、主内热深重的舌色
A.
B.
C.
D.
E.
4、A.鼻流清涕
B.鼻柱溃烂塌陷
C.久流浊涕而有腥臭
D.鼻翼煽动
E.酒糟鼻
<1>、麻风病口可见
A.
B.
C.
D.
E.
<2>、肺胃有热可见
A.
B.
C.
D.
E.
5、A.鼻流清涕
B.鼻流浊涕
C.久流浊涕而有腥臭
D.鼻翼煽动
E.酒糟鼻
<1>、鼻渊是指
A.
B.
C.
D.
E.
<2>、肺热可见
A.
B.
C.
D.
E.
<3>、外感风寒可见
A.
B.
C.
D.
E.
<4>、外感风热可见
A.
B.
C.
D.
E.
6、A.面部白色
B.面部黄色
C.面部赤色
D.面部青色
E.面部黑色
<1>、主肾虚、水饮、痰血证的为
A.
B.
C.
D.
E.
<2>、主虚寒证、失血证的为
A.
B.
C.
D.
E.
<3>、主虚证、湿证的为
A.
B.
C.
D.
E.
<4>、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的为
A.
B.
C.
D.
E.
7、A.大脉
B.动脉
C.缓脉
D.疾脉
E.紧脉
<1>、弦脉的相似脉是
A.
B.
C.
D.
E.
<2>、洪脉的相似脉是
A.
B.
C.
D.
E.
<3>、滑脉的相似脉是
A.
B.
C.
D.
E.
<4>、迟脉的相似脉是
A.
B.
C.
D.
E.
8、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滞证
D.血热证
E.血瘀证
<1>、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为辨证要点的是
A.
B.
C.
D.
E.
<2>、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的是
A.
B.
C.
D.
E.
<3>、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唇舌爪甲紫暗,脉涩为辨证要点的是
A.
B.
C.
D.
E.
<4>、心烦、身热以夜间尤甚,舌红绛,脉细数并见各种出血为辨证要点的是
A.
B.
C.
D.
E.
9、A.气滞血瘀证
B.气血两虚证
C.气不摄血证
D.气随血脱证
E.津液不足证
<1>、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并有尿少、便于可见于
A.
B.
C.
D.
E.
<2>、出血时伴见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软弱细微、舌淡可见于
A.
B.
C.
D.
E.
<3>、临床上见到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可见于
A.
B.
C.
D.
E.
<4>、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可见于
A.
B.
C.
D.
E.
<5>、大量出血伴见面色咣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脉微欲绝可见于
A.
B.
C.
D.
E.
10、A.肝火犯肺
B.肺肾阴虚
C.肝胃不和
D.脾肾阳虚
E.肝脾不调
<1>、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并见寒证的是
A.
B.
C.
D.
E.
<2>、脘腹胀满疼痛,吞酸嘈杂善太息是
A.
B.
C.
D.
E.
<3>、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见于
A.
B.
C.
D.
E.
<4>、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并见阴虚症状的是
A.
B.
C.
D.
E.
<5>、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可见于
A.
B.
C.
D.
E.
11、A.大肠湿热
B.肝胆湿热
C.膀胱湿热
D.脾胃湿热
E.大肠津亏
<1>、厌恶油腻,面目皮肤发黄,体倦身重的是
A.
B.
C.
D.
E.
<2>、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应诊断为
A.
B.
C.
D.
E.
<3>、尿频、尿急、尿痛、尿黄或有脓血可见于
A.
B.
C.
D.
E.
<4>、以腹痛下痢,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或下黄色稀水的是
A.
B.
C.
D.
E.
12、A.肝胆湿热
B.寒滞肝脉
C.肝阳上亢
D.肝气郁结
E.肝血虚
<1>、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常见于
A.
B.
C.
D.
E.
<2>、右胁肋满闷疼痛,黄疸,纳呆,小便黄而浑浊,舌苔黄腻,脉弦数常见于
A.
B.
C.
D.
E.
<3>、头痛头胀、眩晕,时轻时重,耳鸣耳聋,口燥咽干,失眠健忘,肢麻震颤,舌红少津应诊断为
A.
B.
C.
D.
E.
<4>、妇女情志抑郁并有月经不调,经前乳房作胀可见于
A.
B.
C.
D.
E.
13、A.肺气虚
B.肺阴虚
C.风寒犯肺
D.风热犯肺
E.痰浊阻肺
<1>、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全身机能活动减弱可诊断为
A.
B.
C.
D.
E.
<2>、咳嗽伴有鼻流清涕,头痛身酸楚等症状可诊断为
A.
B.
C.
D.
E.
<3>、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咳可诊断为
A.
B.
C.
D.
E.
<4>、咳嗽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舌尖红一般可诊断为
A.
B.
C.
D.
E.
14、A.亡阳
B.亡阴
C.虚寒
D.阴虚
E.表虚
<1>、发热,汗出,恶风属
A.
B.
C.
D.
E.
<2>、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属
A.
B.
C.
D.
E.
<3>、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舌红绛无苔,脉细数,属
A.
B.
C.
D.
E.
<4>、汗出热而黏,肌肤热.口渴喜冷饮,脉数疾无力,属
A.
B.
C.
D.
E.
15、A.气血辨证
B.阴阳辨证
C.表里辨证
D.虚实辨证
E.寒热辨证
<1>、辨别病变部位的一种辨证方法是
A.
B.
C.
D.
E.
<2>、辨别疾病性质的一种辨证方法是
A.
B.
C.
D.
E.
<3>、八纲辨证的总纲是
A.
B.
C.
D.
E.
<4>、辨别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是
A.
B.
C.
D.
E.
<5>、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
A.
B.
C.
D.
E.
16、A.自汗
B.盗汗
C.大汗
D.战汗
E.头汗
<1>、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而继之汗出的为
A.
B.
C.
D.
E.
<2>、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的汗出为
A.
B.
C.
D.
E.
<3>、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
A.
B.
C.
D.
E.
<4>、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的汗出是
A.
B.
C.
D.
E.
17、A.舌苔的厚薄
B.舌苔的润燥
C.舌苔的腐腻
D.舌苔的有无
E.舌苔的有根与无根
<1>、能帮助了解病邪的轻重及病情的进退的是
A.
B.
C.
D.
E.
<2>、正邪斗争互为消长表现在
A.
B.
C.
D.
E.
<3>、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的
A.
B.
C.
D.
E.
<4>、可以了解津液变化情况的
A.
B.
C.
D.
E.
18、A.痈
B.疽
C.疗
D.疖
E.斑
<1>、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
A.
B.
C.
D.
E.
<2>、见于外感热病,可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为
A.
B.
C.
D.
E.
<3>、发病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的为
A.
B.
C.
D.
E.
19、A.表证
B.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C.邪热亢盛
D.热证
E.肝胆病、痛症、痰
<1>、浮脉主
A.
B.
C.
D.
E.
<2>、数脉主
A.
B.
C.
D.
E.
<3>、洪脉主
A.
B.
C.
D.
E.
<4>、弦脉主
A.
B.
C.
D.
E.
20、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痰饮
<1>、迟脉主
A.
B.
C.
D.
E.
<2>、
A.
B.
C.
D.
E.
<3>、沉脉主
A.
B.
C.
D.
E.
21、A.胃火炽盛,腐熟太过
B.脾胃功能失常
C.胃阴不足,虚火上扰
D.虫积
E.伤食
<1>、饥不欲食多因
A.
B.
C.
D.
E.
<2>、嗜食生米、泥土是由于
A.
B.
C.
D.
E.
<3>、厌食多见于
A.
B.
C.
D.
E.
<4>、消谷善饥多因
A.
B.
C.
D.
E.
22、A.热证
B.瘀血
C.消渴
D.痰饮内停
E.急性热病
<1>、口渴多饮常见于
A.
B.
C.
D.
E.
<2>、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
A.
B.
C.
D.
E.
<3>、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
A.
B.
C.
D.
E.
<4>、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A.
B.
C.
D.
E.
<5>、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
A.
B.
C.
D.
E.
23、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E.掣痛
<1>、气滞引起的疼痛为
A.
B.
C.
D.
E.
<2>、气血不足所致的疼痛为
A.
B.
C.
D.
E.
<3>、筋脉失养所致的疼痛为
A.
B.
C.
D.
E.
<4>、湿滞经脉所致的疼痛为
A.
B.
C.
D.
E.
24、A.痰饮
B.气滞
C.肺痈
D.肺热
E.胸痹
<1>、胸胀痛而走窜,嗳气痛减者多为
A.
B.
C.
D.
E.
<2>、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为
A.
B.
C.
D.
E.
<3>、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
A.
B.
C.
D.
E.
<4>、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
A.
B.
C.
D.
E.
25、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1>、前额痛属
A.
B.
C.
D.
E.
<2>、头顶痛属
A.
B.
C.
D.
E.
<3>、头侧痛属
A.
B.
C.
D.
E.
<4>、头项痛属
A.
B.
C.
D.
E.
三、X
1、半身汗出多因
A.风痰阻滞经脉
B.风湿阻滞经脉
C.营卫不周
D.气血不和
E.中焦郁热
2、面部黑色可见
A.肾虚
B.惊风证
C.痰血证
D.瘀血证
E.水饮
3、面部白色主
A.寒湿证
B.虚寒证
C.失血证
D.肾虚证
E.水饮证
4、望神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A.精神
B.得神
C.失神
D.假神
E.神气
5、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包括
A.恶风
B.麻木
C.震颤
D.抽搐
E.心烦易惊
6、热极生风的主要辨证要点是
A.右胁肋疼痛
B.高热
C.情志抑郁
D.肝风
E.两目、肌肤失血
7、心肺两虚证可见到
A.心悸
B.面色萎黄
C.咳喘
D.气虚
E.神疲乏力
8、大肠湿热与膀胱湿热的共同表现是
A.肛门灼热
B.尿频尿急
C.脉数
D.里急后重
E.舌苔黄腻
9、下列属于脾气虚证的是
A.寒湿困脾
B.脾胃湿热
C.脾虚下陷
D.脾不统血
E.脾不健运
10、心血瘀阻的辨证要点是
A.胸部憋闷疼痛
B.痛引肩背内臂
C.口舌糜烂疼痛
D.时发时止
E.心中烦热
11、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表现为
A.头痛眩晕
B.面红目赤
C.耳聋耳鸣
D.失眠健忘
E.口苦尿黄
12、具有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有
A.革脉
B.结脉
C.动脉
D.代脉
E.促脉
13、与湿邪有关的脉象是
A.濡脉
B.细脉
C.缓脉
D.滑脉
E.代脉
14、潮热可见于
A.气虚
B.热结胃肠
C.阴虚
D.湿热蕴于中焦
E.血虚
15、独语是指
A.喃喃自语
B.语言颠倒
C.讲话无对象
D.笑骂无常
E.见人便停止讲话
16、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萎靡者,多属
A.阴证
B.阳证
C.寒证
D.虚证
E.实证
17、小儿指纹色青主病是
A.外感表证
B.惊风
C.血络闭阻
D.各种痛证
E.里热
18、腻苔主病是
A.湿浊
B.痰饮
C.食积
D.瘀血
E.寒凝
19、眼眶周围色黑是因为
A.瘀血
B.肾虚水饮
C.阳虚火衰
D.痛证
E.寒湿带下
20、舌苔黄色可见于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热证
E.湿证
21、舌苔白色可见于
A.里证
B.表证
C.热证
D.寒证
E.湿证
22、舌苔灰色可见于
A.里热证
B.表寒证
C.里寒证
D.热极证
E.寒湿证
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A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血虚与心阴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心血虚证以心病的某些常见症状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心阴虚证以心病的某些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388】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两颧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答疑编号100023862】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神乱
  即神志异常,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
  若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
  若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
  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答疑编号100023859】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假神
  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
  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长期不想吃饭,忽然想吃。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858】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得神
  神既以精气为基础,故精气充盛则神旺,而精气表现于两目比较突出。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
  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即使病情较重,预后亦多良好。
【答疑编号100023855】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前人还发现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反映着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把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这种以舌的分部来诊察脏腑病变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答疑编号100023850】
7、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望龈,应注意其色泽的变化。胃之经脉络于龈中,龈色淡白者,多是血虚不荣;红肿者,多属胃火上炎;牙龈出血,而红肿者为胃火伤络;不红而微肿者,或为气虚,或为虚火伤络。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849】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3846】
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头发,主要望发的质和色的变化。如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为精血不足之证;突然出现片状脱发,多属血虚受风;年少落发,不属于肾虚,便属于血热。青年白发,无其它病象者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844】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颜面俱呈白色。若(白光)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答疑编号100023841】
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

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答疑编号100023837】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赤色
  主热证。
  赤为血色,热盛而致脉络血液充盈则面色红赤,故面赤多见于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两颧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
【答疑编号100023833】
1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失神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农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
  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答疑编号100023832】
1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假神
  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
  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长期不想吃饭,忽然想吃。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答疑编号100023829】
1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神乱
  即神志异常,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
  若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
  若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
  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答疑编号100023815】
1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
【答疑编号100023811】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舌质(体)望舌质对于诊察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望舌质,主要是察其颜色、形态的异常。
【答疑编号100023808】
1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热势鸱张,此即所谓“阳盛则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答疑编号100023801】
1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味异常:主要是询问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与气味。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是常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答疑编号100023800】
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嗜睡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称为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困滞的病证。
【答疑编号100023797】
2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93】
2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3792】
2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但寒不热: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阳气虚于内,阳虚则寒,不能温煦肌表,故同时并见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喜着衣被等虚寒证的表现。寒邪直中脏腑,阳气被伤,也可见畏寒或病变部位冷痛,此即所谓“阴盛则寒”。
【答疑编号100023789】
2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望头形主要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如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多属肾精亏损;囟门下陷,多属虚证;囟门高突,多属热证;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多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无论大人小儿,头摇不能自主的,皆为风证。
【答疑编号100023787】
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阳虚与心气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答疑编号100023785】
2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虚证,虽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但凡属虚证,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的形成,虽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或房室过度,耗散肾脏元真,或久病以及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成虚证。
  由于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多种证候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很难概括全面。
【答疑编号100023782】
2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亡阴与亡阳,是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大都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它们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亡阳则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兼见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80】
2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亡阴与亡阳,是属于疾病过程中的危重证候,大都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它们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黏,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疾按之无力等阴液欲竭的症状;亡阳则大汗淋漓,汗清稀而凉,兼见肌肤凉、手足冷、口不渴喜热饮、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的症状。
【答疑编号100023775】
2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除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脉细舌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外,还常伴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绛、脉数等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证候。
【答疑编号100023772】
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常见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症状。
  以阴寒内盛,机能活动减退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69】
3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答疑编号100023767】
3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表证,是外邪侵犯肌表的一类证候。
  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
  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或恶风)症状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765】
3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表证,是外邪侵犯肌表的一类证候。
  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
  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或恶风)症状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61】
3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代脉
【脉象】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

【主病】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

相似脉
促脉: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阳热亢盛、气滞血瘀或痰食停积等病证。凡血气、痰食、肿痛诸实热证,均可见此脉,并有力。若促而细小无力,多是虚脱之象。

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癜瘕积聚。

总之,促、结、代脉都属于节律不整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律的间歇,歇止的时间较长。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则数而歇止。
【答疑编号100023759】
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便次数增多,为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的,多属下焦湿热;量多而色清的,多属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小便数而大便硬,多是脾约病。小便次数减少,除属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外,还常见于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病证。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757】
3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脾肾阳虚证临床常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见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等与寒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54】
3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肠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大肠湿热临床常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弦滑而数。一般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52】
3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肝脾不调临床常见胸胁胀痛、善太息、纳呆、腹胀、肠呜、大便稀薄、矢气多,精神抑郁、急躁易怒,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数。一般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748】
3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或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以症状表现为有余、亢盛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44】
4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气滞血瘀证临床常见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妇女还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症状。一般以病程较长和肝经循行部位出现疼痛痞块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34】
4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实证是由邪气过盛所反映出来的一类证候。形成实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二是脏腑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所致。一般说来,实证虽属邪气过盛所致,但正气犹能抵抗,未至虚极不能抗邪的程度,故实证往往表示邪正斗争处于激烈的阶段。

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或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以症状表现为有余、亢盛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26】
4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答疑编号100023723】
4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观察舌苔的厚薄,能帮助了解病邪的轻重及病情的进退。一般说,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者,舌苔多薄;而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者,则舌苔多厚。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而由厚变薄,则表示邪气得以内消外达,病情由重变轻,多属病退。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721】
4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心脾两虚证临床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纳减少、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脏病变常互相影响,辨证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如因心而影响脾的,见症重点当为心悸、气短,治当以益心为主;如因脾而影响心的,见症重点应为食少腹胀、便溏乏力,治当以补脾为主。一般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18】
4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食滞胃脘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食滞胃脘,临床常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嗳气反酸。或矢气酸臭、不思饮食、大便泄泻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一般以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15】
4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胃热(火)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胃热,临床常见胃脘灼热而疼痛、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滑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712】
4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肾阳虚衰证临床常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或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迟或两尺无力。一般以全身机能低下伴见寒象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82】
4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肾不纳气肾不纳气证临床常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自汗神疲、腰膝酸软、声音低怯、面部虚浮,舌质淡、脉沉弱等。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加重,伴见肺肾气虚表现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479】
4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滞肝脉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寒滞肝脉临床常见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胀大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白、脉多沉弦。一般以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75】
5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证临床常见头痛眩晕、耳聋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尿黄,甚则咳血、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一般以肝脉循行所过的头、目、耳、胁部位见到实火炽盛症状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73】
5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热极生风临床常见高热、肢体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脉弦数。多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70】
5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寒湿困脾证临床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日不渴、便搪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等症状。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为基础,同时又有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69】
5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寒湿困脾证 临床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日不渴、便搪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等症状。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为基础,同时又有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41】
5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气郁结证临床常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饮食,或见口苦善呕、头目眩晕,舌苔白滑、脉弦。在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作胀等症。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月经不调等作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9】
5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胆湿热证临床常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黄而浑浊,或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或睾丸肿痛、红肿灼热,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7】
5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湿困脾证 临床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日不渴、便搪稀薄、小便不利、妇女带下,舌苔白腻或厚、脉迟缓而濡等症状。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发生障碍为基础,同时又有寒湿中遏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6】
5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不健运 临床常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溏泻、时息时发,并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嫩、苔白、脉缓弱等症状。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4】
5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肾阳虚证临床常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见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等与寒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2】
59、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心脾两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脾两虚证临床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纳减少、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

心脾两脏病变常互相影响,辨证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如因心而影响脾的,见症重点当为心悸、气短,治当以益心为主;如因脾而影响心的,见症重点应为食少腹胀、便溏乏力,治当以补脾为主。一般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30】
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痰浊阻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痰浊阻肺的临床表现常见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咯出,或见气喘、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象多滑等症。一般以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22】
6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燥邪犯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燥邪犯肺的临床表现常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缠喉难出、鼻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而数。并常伴有胸痛,或发热头痛、身酸楚等症状。一般以肺病常见症状并见干燥少津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16】
6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肺阴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咳嗽较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阴虚火旺还可见咳痰带血、干渴思饮、午后发热、盗汗、两颧发红,舌质红、脉细数。以在肺病常见症状的基础上伴见阴虚内热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3401】
6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血虚与心阴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状是: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心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兼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除上述症状外,兼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答疑编号100023397】
二、B
1、

【答疑编号100024064】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脾虚下陷
  临床常见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慢性腹泻,并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等症状。
  一般以脾气虚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5】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不统血
  临床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或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
  一般以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见出血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8】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阳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在脾不健运证候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脉沉迟、舌淡苔白。
  一般以脾运失健并伴有寒象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9】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脾胃湿热证
  临床常见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体倦身重、发热、口苦、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71】
2、

【答疑编号100024293】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一般多在下午)者,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答疑编号100024296】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长期低热:指发热日期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摄氏度),或仅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
  长期低热的病机是复杂的。除上述阴虚潮热或暑夏季节的发热(即所谓“疰夏”)可能表现为长期低热外,还有气虚引起的长期低热,称为“气虚发热”。
  气虚发热,除表现为发热日久不止和热度不高以外,还可见面色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劳倦则甚、舌淡、脉虚弱等症,多因脾气虚损,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郁而为热。
【答疑编号100024299】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一般多在下午)者,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答疑编号100024302】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一般多在下午)者,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答疑编号100024305】
3、

【答疑编号100024285】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答疑编号100024287】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淡白舌:较正常舌色浅淡,称为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阳虚血少,气血不荣,故舌色淡白,常见于阳虚、血虚的病证。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舌,称为红舌,主热证。热盛则气血涌甚,反映于舌质,故呈现红色。既可见于里实热证,也可见于阴虚内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主内热深重。外感热病,表示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属阴虚火旺。
  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深,干枯少津,多系邪热炽盛,阴液被伤,血气壅滞不畅之征;淡紫或青紫湿润,多因阴寒内盛、血脉瘀滞所致。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或瘀点,多为血瘀之征。
【答疑编号100024289】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淡白舌:较正常舌色浅淡,称为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阳虚血少,气血不荣,故舌色淡白,常见于阳虚、血虚的病证。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舌,称为红舌,主热证。热盛则气血涌甚,反映于舌质,故呈现红色。既可见于里实热证,也可见于阴虚内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主内热深重。外感热病,表示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属阴虚火旺。
  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深,干枯少津,多系邪热炽盛,阴液被伤,血气壅滞不畅之征;淡紫或青紫湿润,多因阴寒内盛、血脉瘀滞所致。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或瘀点,多为血瘀之征。
【答疑编号100024291】
4、

【答疑编号100024278】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84】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81】
5、

【答疑编号100024230】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33】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35】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39】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是呼吸气的通道。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常常是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所致。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答疑编号100024243】
6、

【答疑编号100024215】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黑色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的病色。寒水阴邪过盛,常常与肾阳的虚衰相关联。肾为水火之脏,阳气之根。阳虚火衰,则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血行不畅,故面多见黑色。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若面黑而千焦,则多为肾精久耗。
【答疑编号100024218】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颜面俱呈白色。若(白光)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答疑编号100024221】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色
  主虚证、湿证。
  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故脾失健运,而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黄色。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阻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
【答疑编号100024224】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
  青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的气色。寒主收引,寒盛而留于经脉,则经脉拘急不舒,阻碍气血的运行,或气滞而凝,或血阻而瘀,都可使面色发青,甚至出现青紫色。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可见苍白而带青的面色;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又有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答疑编号100024227】
7、

【答疑编号100024200】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弦脉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相似脉
  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其主病为寒、痛,宿食。寒邪在表,脉多见浮紧;寒邪在里,脉多见沉紧。痛证多因寒邪所致,故亦常见紧脉。
  革脉:脉来弦急而中空,好象按着鼓皮似的,即为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等病证,也见于精血内虚。
【答疑编号100024203】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弦脉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相似脉
  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其主病为寒、痛,宿食。寒邪在表,脉多见浮紧;寒邪在里,脉多见沉紧。痛证多因寒邪所致,故亦常见紧脉。
  革脉:脉来弦急而中空,好象按着鼓皮似的,即为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等病证,也见于精血内虚。
【答疑编号100024205】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弦脉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相似脉
  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其主病为寒、痛,宿食。寒邪在表,脉多见浮紧;寒邪在里,脉多见沉紧。痛证多因寒邪所致,故亦常见紧脉。
  革脉:脉来弦急而中空,好象按着鼓皮似的,即为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等病证,也见于精血内虚。
【答疑编号100024209】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弦脉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相似脉
  紧脉: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其主病为寒、痛,宿食。寒邪在表,脉多见浮紧;寒邪在里,脉多见沉紧。痛证多因寒邪所致,故亦常见紧脉。
  革脉:脉来弦急而中空,好象按着鼓皮似的,即为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等病证,也见于精血内虚。
【答疑编号100024211】
8、

【答疑编号100024187】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虚证临床常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一般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89】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滞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滞证临床常见闷胀、疼痛,妇女乳房胀痛。
  一般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92】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气滞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滞证临床常见闷胀、疼痛,妇女乳房胀痛。
  一般以胀闷、疼痛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93】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血热证临床常见心烦、或躁扰发狂、口干不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各种出血证、月经前期、量多等。
  一般以出血和全身热象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95】
9、

【答疑编号100024168】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津液不足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津液不足证临床常见口渴咽干,唇燥舌干少津或无津,皮肤干燥,甚或干瘪,或见下肢萎弱,或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脉多细数。若因高热灼伤津液的,则并见心烦、渴饮、舌红、苔黄、脉细数等症状。若气阴两伤,则并见气短、神疲,舌色较淡、苔少或光剥无苔、脉虚无力的症状。
  多以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82】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不摄血证临床常在出血的同时,伴见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软弱细微、舌淡等气虚的症状。
  以出血和气虚症状同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85】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滞血瘀证临床常见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妇女还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症状。
  一般以病程较长和肝经循行部位出现疼痛痞块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72】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血两虚证临床常见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
  以气虚与血虚的症状同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75】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气随血脱证临床常见大量出血的同时,伴见面色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脉微细欲绝或浮大而散等症。
  以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78】
10、

【答疑编号100024148】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肾阳虚证临床常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见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一般以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等与寒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50】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胃不和证临床常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
  一般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53】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脾不调临床常见胸胁胀痛、善太息、纳呆、腹胀、肠鸣、大便稀薄、矢气多,精神抑郁、急躁易怒,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数。
  一般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54】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肺肾阴虚证临床常见咳嗽痰少、动则气促、间或咳血、腰膝酸软、消瘦、骨蒸潮热、盗汗遗精、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一般以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等症与阴虚症状同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57】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肝火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火犯肺证临床常见胸胁窜痛、咳嗽阵作,甚则咳吐鲜血、急躁善怒、烦热口苦、头眩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一般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62】
11、

【答疑编号100024134】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脾胃湿热证
  临床常见面目皮肤发黄、鲜明如橘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体倦身重、发热、口苦、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一般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和湿热内阻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42】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大肠津亏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大肠津亏临床常见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往往数日一次,可兼见头晕、口臭等,脉涩或细,舌红少津或苔黄燥。
  一般以大便干燥难以排出为辨证要点。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燥结可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发生肺气上逆、咳嗽或气喘,亦可影响气津的下达,而发生大便干燥。
【答疑编号100024145】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膀胱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膀胱湿热临床常见小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沥、尿色浑浊、或有脓血、或有砂石,舌苔黄腻、脉数。
  一般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黄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3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肠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大肠湿热临床常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弦滑而数。
  一般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39】
12、

【答疑编号10002412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血虚证临床常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去血的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27】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胆湿热证临床常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黄而浑浊,或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或睾丸肿痛、红肿灼热,舌苔黄腻、脉弦数。
  一般以右胁肋部胀痛、纳呆、尿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30】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证临床常见头痛、头胀、眩晕,时轻时重,耳鸣耳聋、口燥咽干、两目干涩、失眠健忘、肢麻震颤,舌红少津、脉弦有力。
  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32】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气郁结证临床常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饮食,或见口苦善呕、头目眩晕,舌苔白滑、脉弦。在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痛经或经前乳房作胀等症。
  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月经不调等作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123】
13、

【答疑编号100024059】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肺气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肺气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或语言断续无力、动则气喘、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弱等。
  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0】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风寒犯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风寒犯肺的临床表现常见发热恶寒、咳嗽或气喘、咯痰稀薄、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常伴有鼻流清涕、头痛身酸楚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
  一般以咳嗽兼见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1】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痰浊阻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痰浊阻肺的临床表现常见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咯出,或见气喘、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象多滑等症。
  一般以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2】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风热犯肺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风热犯肺的临床表现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甚则咳吐脓血臭痰,一般还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舌尖红、脉浮数。病重者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
  一般以咳嗽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063】
14、

【答疑编号100024048】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恶寒发热: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
  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阳,所以表现为寒性反应为主的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使卫阳郁闭不宣,所以发热,且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固,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常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症。
  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答疑编号100024050】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恶寒发热: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
  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阳,所以表现为寒性反应为主的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使卫阳郁闭不宣,所以发热,且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固,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常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症。
  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答疑编号100024053】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恶寒发热: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
  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阳,所以表现为寒性反应为主的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使卫阳郁闭不宣,所以发热,且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固,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常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症。
  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答疑编号100024055】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恶寒发热: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由于外邪有风寒、风热的不同,故又有恶寒重发热轻与恶寒轻发热重的不同。
  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因寒邪束表伤阳,所以表现为寒性反应为主的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使卫阳郁闭不宣,所以发热,且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故发热重。风热袭表,卫外不固,腠理开泄,所以微恶风寒,并常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症。
  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轻正衰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盛正衰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答疑编号100024057】
15、

【答疑编号100024036】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答疑编号100024039】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寒热辨证,是辨析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答疑编号100024040】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八纲辨证就是把千变万化的病证,归纳为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四对纲领性证候,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答疑编号100024042】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寒热辨证,是辨析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答疑编号100024044】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
  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杂病,又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
  气血辨证,是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
【答疑编号100024047】
16、

【答疑编号100024007】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表证辨汗: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之类,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之类,他如外感风热,以及卫阳虚弱,复感外邪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则更易汗出。
  2.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3.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致,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4.绝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又称为“大汗”和“脱汗”,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若汗出蒸蒸,并见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则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候。
  5.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4011】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1.表证辨汗: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之类,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之类,他如外感风热,以及卫阳虚弱,复感外邪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则更易汗出。
  2.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3.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致,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4.绝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又称为“大汗”和“脱汗”,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若汗出蒸蒸,并见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则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候。
  5.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4013】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表证辨汗: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之类,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之类,他如外感风热,以及卫阳虚弱,复感外邪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则更易汗出。
  2.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3.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致,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4.绝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又称为“大汗”和“脱汗”,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若汗出蒸蒸,并见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则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候。
  5.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401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表证辨汗: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之类,寒主收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之类,他如外感风热,以及卫阳虚弱,复感外邪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使腠理疏松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则更易汗出。
  2.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多因气虚卫阳不固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3.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致,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4.绝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又称为“大汗”和“脱汗”,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若汗出蒸蒸,并见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则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候。
  5.战汗: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答疑编号100024019】
17、

【答疑编号100023970】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有根与无根: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苔与舌如同一体,犹如从舌里长出来的,即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象是从舌上生出来的,则为无根苔,又叫假苔。察舌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81】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有根与无根: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苔与舌如同一体,犹如从舌里长出来的,即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象是从舌上生出来的,则为无根苔,又叫假苔。察舌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84】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有根与无根: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苔与舌如同一体,犹如从舌里长出来的,即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象是从舌上生出来的,则为无根苔,又叫假苔。察舌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76】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根与无根: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苔与舌如同一体,犹如从舌里长出来的,即为有根苔,又叫真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象是从舌上生出来的,则为无根苔,又叫假苔。察舌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79】
18、

【答疑编号100023957】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痈疽疔疖,都属于在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征可见的疮疡一类的外科病症。其中,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为痈,属阳证;若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为疽,属阴证;若范围较小,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疔;若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化脓即软者为疖。
【答疑编号100023960】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痈疽疔疖,都属于在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征可见的疮疡一类的外科病症。其中,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为痈,属阳证;若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为疽,属阴证;若范围较小,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疔;若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化脓即软者为疖。
【答疑编号100023962】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痈疽疔疖,都属于在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征可见的疮疡一类的外科病症。其中,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为痈,属阳证;若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为疽,属阴证;若范围较小,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疔;若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化脓即软者为疖。
【答疑编号100023965】
19、

【答疑编号100023946】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浮脉
【脉象】“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轻取即得,重取稍弱。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表浅。

【主病】浮脉主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答疑编号100023947】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去来促急”。

【主病】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答疑编号100023949】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洪脉
【脉象】“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即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的力量较去的力量为大。

【主病】邪热亢盛。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证。
【答疑编号100023951】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答疑编号100023953】
20、

【答疑编号100023933】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主寒证。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答疑编号100023937】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等。平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妇人妊娠亦常见滑象,是血气充盛而和调的表现。
【答疑编号100023940】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特点是脉象部位深在。

【主病】病邪在里。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答疑编号100023943】
21、

【答疑编号10002392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病体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尤多见于小儿。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929】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病体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尤多见于小儿。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932】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病体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尤多见于小儿。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924】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病体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尤多见于小儿。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答疑编号100023927】
22、

【答疑编号100023906】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10】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12】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15】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17】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瘀血;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3918】
23、

【答疑编号100023892】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1)胀痛胀痛,即胀且痛者,多属气滞。在很多部位都可以出现,以胸、脘、腹部为最多,如胃脘胀痛,多见于中焦寒凝气滞;胸胁胀痛,多见于肝郁气滞;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为湿滞经脉所致。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如头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刺痛即疼痛如针刺。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以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现为多。

(4)绞痛痛如绞割,是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常见于两胁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的为冷痛。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络或为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成。

(7)隐痛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问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即为掣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答疑编号100023898】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1)胀痛胀痛,即胀且痛者,多属气滞。在很多部位都可以出现,以胸、脘、腹部为最多,如胃脘胀痛,多见于中焦寒凝气滞;胸胁胀痛,多见于肝郁气滞;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为湿滞经脉所致。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如头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刺痛即疼痛如针刺。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以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现为多。

(4)绞痛痛如绞割,是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常见于两胁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的为冷痛。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络或为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成。

(7)隐痛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问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即为掣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答疑编号100023899】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1)胀痛胀痛,即胀且痛者,多属气滞。在很多部位都可以出现,以胸、脘、腹部为最多,如胃脘胀痛,多见于中焦寒凝气滞;胸胁胀痛,多见于肝郁气滞;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为湿滞经脉所致。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如头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刺痛即疼痛如针刺。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以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现为多。

(4)绞痛痛如绞割,是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常见于两胁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的为冷痛。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络或为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成。

(7)隐痛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问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即为掣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答疑编号100023902】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临床意义
(1)胀痛胀痛,即胀且痛者,多属气滞。在很多部位都可以出现,以胸、脘、腹部为最多,如胃脘胀痛,多见于中焦寒凝气滞;胸胁胀痛,多见于肝郁气滞;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为湿滞经脉所致。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如头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刺痛即疼痛如针刺。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以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出现为多。

(4)绞痛痛如绞割,是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

(5)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常见于两胁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的为冷痛。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络或为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成。

(7)隐痛疼痛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问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即为掣痛,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答疑编号100023896】
24、

【答疑编号100023877】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胸痛
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常可见胸痛。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阻遏,火热伤络、伤及心肺等,均可以导致胸部气机不畅,发生疼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者,多为气滞;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胸痛喘促而伴有发热,咳吐铁锈色痰者,多属肺热;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痹;如有胸前憋闷,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2)胁痛胁
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证,都可引起胁痛。

(3)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证。

(4)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5)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答疑编号100023882】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胸痛
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常可见胸痛。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阻遏,火热伤络、伤及心肺等,均可以导致胸部气机不畅,发生疼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者,多为气滞;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胸痛喘促而伴有发热,咳吐铁锈色痰者,多属肺热;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痹;如有胸前憋闷,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2)胁痛胁
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证,都可引起胁痛。

(3)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证。

(4)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5)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答疑编号100023884】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1)胸痛
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常可见胸痛。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阻遏,火热伤络、伤及心肺等,均可以导致胸部气机不畅,发生疼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者,多为气滞;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胸痛喘促而伴有发热,咳吐铁锈色痰者,多属肺热;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痹;如有胸前憋闷,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2)胁痛胁
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证,都可引起胁痛。

(3)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证。

(4)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5)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答疑编号10002388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胸痛
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常可见胸痛。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阻遏,火热伤络、伤及心肺等,均可以导致胸部气机不畅,发生疼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者,多为气滞;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胸痛喘促而伴有发热,咳吐铁锈色痰者,多属肺热;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痹;如有胸前憋闷,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2)胁痛胁
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证,都可引起胁痛。

(3)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证。

(4)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就其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5)腰痛
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答疑编号100023888】
25、

【答疑编号100023867】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凡头痛之在于经脉者,可根据经络的分布,以确定其病位之所在。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答疑编号100023869】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凡头痛之在于经脉者,可根据经络的分布,以确定其病位之所在。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答疑编号100023871】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凡头痛之在于经脉者,可根据经络的分布,以确定其病位之所在。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答疑编号100023873】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凡头痛之在于经脉者,可根据经络的分布,以确定其病位之所在。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答疑编号100023875】
三、X
1、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的半侧身体出汗,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455】
2、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黑色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的病色。寒水阴邪过盛,常常与肾阳的虚衰相关联。肾为水火之脏,阳气之根。阳虚火衰,则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血行不畅,故面多见黑色。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若面黑而千焦,则多为肾精久耗。
【答疑编号100024451】
3、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白色
  主虚寒证、失血证。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颜面俱呈白色。若(白光),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答疑编号100024446】
4、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预后。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其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所以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1.得神
  神既以精气为基础,故精气充盛则神旺,而精气表现于两目比较突出。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
  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即使病情较重,预后亦多良好。
  2.失神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农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
  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3.假神
  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
  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是为阴阳格拒,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长期不想吃饭,忽然想吃。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
【该题针对“四诊-中医诊断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443】
5、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肝风内动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风有内风、外风之分,一般所称肝风,均指内风而言。其见症主要以抽搐、震颤、麻木等为主。通常这类证候可分三种:
  (1)肝阳化风
  临床常见头部抽引作痛、头晕眼花、肢麻或震颤、舌体抖动,舌红脉弦,甚则卒然昏倒、舌强、语言不利,或半身不遂。
  一般根据患者平素具有肝阳上亢的现象结合突然出现肝风内动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2)热极生风
  临床常见高热、肢体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脉弦数。
  多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
  (3)血虚生风
  临床常见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萎黄、时而手臂发麻,或突然手足抽搐、牙关发紧,舌淡少苔、脉弦细,以及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筋惕肉瞤等症状。
  一般以有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去血的濡养的症状,以及其他血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440】
6、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热极生风
  临床常见高热、肢体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脉弦数。
  多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436】
7、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心肺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肺两虚证临床常见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眺白,甚者可见口唇青紫,舌淡、脉细弱。
  一般以心悸、咳喘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434】
8、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大肠病辨证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常见泄泻或便秘等症。
  (1)大肠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大肠湿热临床常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弦滑而数。
  一般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
  (2)大肠津亏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大肠津亏临床常见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往往数日一次,可兼见头晕、口臭等,脉涩或细,舌红少津或苔黄燥。
  一般以大便干燥难以排出为辨证要点。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燥结可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发生肺气上逆、咳嗽或气喘,亦可影响气津的下达,而发生大便干燥。
【答疑编号100024432】
9、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1)脾不健运
  临床常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溏泻、时息时发,并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嫩、苔白、脉缓弱等症状。
  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2)脾虚下陷
  临床常见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慢性腹泻,并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等症状。
  一般以脾气虚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
  (3)脾不统血
  临床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或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
  一般以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见出血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427】
10、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心血瘀阻证的临床表现多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引臂内侧疼痛,尤以左臂痛厥为多见,一般痛势较剧,时作时止,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一般以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辨证要点。
【答疑编号100024425】
1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火上炎证临床常见头痛眩晕、耳聋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尿黄,甚则咳血、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一般以肝脉循行所过的头、目、耳、胁部位见到实火炽盛症状为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阳上亢证临床常见头痛、头胀、眩晕,时轻时重,耳鸣耳聋、口燥咽干、两目干涩、失眠健忘、肢麻震颤,舌红少津、脉弦有力。
  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为辨证要点。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422】
12、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促、结、代脉都属于节律不整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律的间歇,歇止的时间较长。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则数而歇止。
【答疑编号100024419】
13、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襦脉:浮而细软,轻按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主虚证与湿证。

细脉(又称小脉):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缓脉:仍一息四至,但脉势的来去却有缓慢之感。多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证
【答疑编号100024415】
14、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一般多在下午)者,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哺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该题针对“潮热-中医诊断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414】
15、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语言错乱:“言为心声”,语言错乱多属于心的病变。若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者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若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却理智控制者为狂言,常见于狂证,是痰火扰心所致;喃喃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便停止者是独语,常见于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语言謇涩,多属于风痰上扰的病证。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339】
16、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望姿态
  病人的动静姿态和体位,都是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不同的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和体位。从总的方面来看,“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证。如病人卧位,身轻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热、实证;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萎靡者,多为阴、寒、虚证。若病人卧时仰面仲足,常揭去衣被,不欲近火者,多属热证;卧时躇缩成团,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者,多属寒证。若坐而仰首,多是痰涎壅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气短懒言者,多属肺虚或肾不纳气之证;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是心阳不足,水气凌心;咳逆倚息不得卧,每发于秋冬的,多是内有伏饮。
【答疑编号100024335】
17、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望小儿食指络脉的临床意义可从观察其色泽、长短及浮沉三方面的变化诊断疾病。

(1)色泽正常指纹,色呈浅红,隐现于风关之内。既病之后,色鲜红者,多属外感表证;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色淡者,多属虚证;色滞者,多属实证;色青者,多见于惊风,亦出现于多种痛证。

(2)长短一般说来,指纹在风关者,是邪浅病轻;指纹透气关者,是邪已深入;指纹达命关者,病情更重;若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病情尤为重笃。

(3)浮沉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在表;沉隐不显者,多属病在里。

指纹的色泽改变和显现的部位、长短、浮沉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病邪的性质、正气的盛衰、病证的浅深轻重,所以察指纹有助于推断病情和预后。
【答疑编号100024334】
18、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腻腐: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病证。
【该题针对“中医诊断基础-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24330】
19、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黑色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的病色。寒水阴邪过盛,常常与肾阳的虚衰相关联。肾为水火之脏,阳气之根。阳虚火衰,则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血行不畅,故面多见黑色。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若面黑而千焦,则多为肾精久耗。
【答疑编号100024326】
20、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黄苔:主热证、里证。黄苔,为热邪熏灼所致,故主热证。一般来讲,苔色越黄,反映热邪越重,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黄苔又主里证,故外感病,苔由白转黄者,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由于黄苔主热主里,因此黄苔又常与红绛舌并见。若舌淡胖嫩而见苔黄滑润者,则应考虑阳虚水湿不化。
【答疑编号100024323】
21、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
  薄白苔,本是正常的舌苔。舌淡苔白,常见于里寒证。若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不燥,为积粉苔,常是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多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答疑编号100024321】
22、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灰色即浅黑色,常可发展为黑苔,故灰黑苔常同时并见。灰苔可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若苔灰而润,则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而苔灰干燥,则多属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答疑编号100024319】
黑猫大姐 发表于 2015-8-24 07: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学习,温故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5-20 2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