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463|回复: 0

[励志正能量] 药师风采

[复制链接]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4-6-23 17: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质量——我的生命 访全国劳模、上药集团中央研究院执业药师朱阳
发布日期:2012-02-29 信息来源:上海执业药师杂志 点击数:3140
  
    这是第二次采访朱阳了。去年,朱阳作为上药集团唯一一位2010年全国劳模,记者曾应其他媒体的约请,专门采访过他一次,并写下了《峥嵘岁月竞风流》的专访,报道了朱阳带领他的专业团队,如何以高超的专业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研发抗击“禽流”、“甲流”等病毒性感冒的特效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即“达菲”)的决战中.为维护人类健康,精心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得首次采访朱阳时,得知他早在2005年就取得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此前记者曾有一种错觉,觉得执业药师主要应当配置在药品经营管理岗位上,比如上海每家药店都必须配有一名执业药师。那么一直在生产和科研一线岗位上忙碌的朱阳,为什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孜孜不倦,刻苦攻读,想方设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呢?这正是我第二次采访朱阳所要探讨的问题。“质量,为了确保药品在研发和生产中的质量。”朱阳的回答既简单又明了。好,记者就循着“质量”这条线,展开了新一轮的挖掘,没想到,竟发现了一座富矿,“药品,重在质量”、“工作,追求质量”、“生活.讲究质量”,一个个小标题竟脱颖而出,促使笔者思如泉涌,一挥而就。
    药品,重在质量
    “药品是特殊商品,质量又是药品的魂魄,好药治病,劣药致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我们搞新药研发,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正因为我是执业药师,在新药研发和生产中,更懂得必须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办事的道理,可以说,执业药师的职责促使我在新药研发中时时、处处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采访伊始,朱阳就开门见山地与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话。
    朱阳重点介绍了他在研发抗击“禽流”、“甲流”等病毒性感冒的特效药物——国产“达菲”的决战中,与他的团队一起,如何研究工艺严把质量关的经过。
    “达菲”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条为叠氮法,同外厂家已实现了产业化,但由于工艺上要用到高毒性、易爆炸的化工原料,即使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叠氮化钠两次开环,生产时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另一条则为非叠氮法,即使用叔丁基胺和双烯丙基胺代替叠氮化钠开环,不仅毒性低,且不易爆炸,有效提高了生产的安全系数,但此法在同外仅有文献报道,从未实现产业化、朱阳和他的团队综合多方条件,决定走非叠氮法路线,即走一条前人从未实现过产业化的工艺路线。
    非叠氨法总共有13步化学反应,按常规做法,全部走通路线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令人心焦的是,初始产品的质量究竟如何,这其中包括含量、有关物质,重金属、澄明度,残留溶媒等多项指标,是否能达到原创药的水平。从外观看均为白色粉末的原料药,肉眼下看不出任何异常,只有经过各项仪器分析,才能测出其中的真实情况,而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必须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不低于罗氏公司标准的“达菲”。
    朱阳举例说,搞药的人都知道,产品杂质含量必须小于1%并不是最难,最难的是单个未知杂质必须同时小于0. 1%。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搞清楚每一个微量杂质的情况,只能“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当某个杂质超过了0.1%时,一方面我们首先要研究确定其结构,以及该杂质的药理、毒性,然后想办法合成这个杂质,利用液质分离、核磁共振等方法详细测定,再与成品比对,看看与先前成品中产生的微量杂质是否吻合,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在工艺上,想方设法地降低或去除这个杂质。个中甘苦,决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有时候,花在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以及工艺研究方面的时问,是前期仅合成该药物时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朱阳告诉记者,做药并不是很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药厂也能生产出名目繁多的药品来,关键是要保证质量,特别是要控制药物有效含量和有关物质等多项指标,要达到国内外药典标准。做药,一定要保证质量,做药难就难在保证质量。作为一个执业药师,朱阳更加清楚,不合格的药品,不啻于一付毒药。
     工作,追求质量
   工作质量贯彻工作的始终,它表现为接受任务时多想想不利条件,出现问题时勇于承担责任,取得成绩时摆正个人位置等。没有工作质量就没有产品质量。它与那些接受任务拍胸脯、遇到困难拍桌子、发生问题拍屁股,完全是两个概念。朱阳这样诠释“工作质量”的含义。
     朱阳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平静中严要求,平凡中懂责任,不爱出风头,不争功诿过。无论是在三维制药还是在中央研究院,每领受一项新任务,他都要在脑袋里过好几遍:这项任务有几成把握,可能会遇到哪些困堆,出现新情况怎样面对?而不是考虑“我”在其中能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这正是一个劳动模范最可宝贵的品格。
     还是说一下用非叠氮法研制“达菲”吧。如前所述,此法共有13步化学反应,步步存在困难。当车间生产进行到第一步反应时,就出现了意外情况:所需的苯磺酸原料按原质量标准跑遍全国都买不到,而时间紧迫,反应不能停止,现场马上就要投料。此时,“质量标准不一致的原料能否投料”就成了一个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是等一等再说,还是向上面汇报一下,等待指示?在当时的情况下,等一等,汇报一下,可能会减轻他个人的压力和风险,但是,这将意味着失去抗击甲流的最佳时机。朱阳没有这么做,他大胆决定:我的问题我做主,不能再给上面出难题。他以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心,带领技术小组成员连夜对新原料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对实验数据认真比对.果断决定“这批原料可以用”。 不仅保障了按时投料反应,而且降低了该原料的采购难度,也简化了生产上的操作程序,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
    在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还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大马拉小车,最多是浪费;小马拉大车,搞不好可就是犯罪。”因此有些技术人员无论是搞设计还是搞研究,都习惯把“安全系数”选大一点,原因是“安全”、“保险”,不危及个人饭碗。朱阳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当他和大家用一个月时间生产出100公斤的“达菲”时,上级又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在两个月内拿出1000公斤的“达菲”,工作量一下子增大了5倍。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人还是原来的人,是明显的“小马拉大车”。面对新的挑战,朱阳没有简单地“拍胸脯”,而是把所有的问题和细节都在脑袋里滤一遍,感到困难是有,但成功的几率也不是没有,关键是怎样面对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将白己投身到工厂,和车间工人一起工作,由于工作过细,措施得当,他们又一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舍弃小我为大我”,朱阳和他的战友们再一次用高质量的工作赢得了高质量的产品。
    生活,讲究质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原苏联著名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只为自己活着,是耻辱;为一个人活着,是卑鄙;为家庭活着,是禽兽的私心。以记者的一管之见,讲究生活质量,绝不是单纯地追求吃好、住好、玩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主要应该像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那样,定位在为谁活着,怎样做人,在采访朱阳的过程中,记者对此有了一层更新的认识。
    朱阳是一个一门心思都扑在事业和工作上的人,充斥他脑海的几乎全是数据和无休无止的化学反应,无论是研发抗击“禽流”,“甲流”的特效药“达菲”,还是曾经做过的一系列头孢菌素,以及正在研制的治小儿白血病的新药“氯法拉滨”、镇痛药物“氟比洛芬酯”等,他无不都是全身心地投入,甚至到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程度。柔弱的妻子、正在读高中的女儿他无暇照顾。直到记者追问时,他最多也只是一句“我对她们的关心不够”。记者后来从其它途径了解到,朱阳的哥哥和妹妹早年都已定居海外发达同家,物质生活相当优越、他也完全有条件到海外去,打造自己舒适的生活港湾。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说:“是祖国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是国有企业的这片沃土给了我施展才华的机会,我能在国家、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点事,出点力,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
    还要提及的是,记者的两次采访,都是找熟人、托关系才得以成行的,否则肯定吃“闭门羹”。在采访中,朱阳也一直用“我们课题组”、“我们团队”与记者对话,很少谈及“我”,无论是说起2006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还是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总是说:“这是集体的荣誉”、“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朱阳说得没有错,但朱阳淡话中的几个细节还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当研制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时,当生产现场化学反应突发新情况时,当关键时刻人们把目光都投向他时,他没有推诿或退缩,而是敢于承担负责,敢于拍板,作为一名合成药物研发人员,荣誉面前不争功,出现情况不退缩,有了问题敢承担,这正是一个高质量的科研人员综合气质的最高体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种种病毒,朱阳全力应战,横眉冷对;而对身边的同志,对那些渴求得到最新药物、战胜病魔的广大患者和群众,朱阳又俯下身子甘当牛马。
    今年3月1日新版药品GMP施行了,它进一步提高了对制药人员的要求。作为一个制药人,朱阳说得好:“执业药师在欧美发达国家被认为是一个高尚而神圣的职业,我作为一名科研第一线的执业药师,应该无愧于这个称号。”
信息来源:上海执业药师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6-8 0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