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38|回复: 5

[复习资料] 中药的功效分类

[复制链接]
jiutian123 发表于 2017-5-20 10: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的功效分类(一)
1.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
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细辛、紫苏、羌活、白芷、生姜等。
(2)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适用于发热重,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
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蝉蜕等。
2.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能清气分热,对气分实热症,有泻火泄热的作用。
主要药: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
(2)清肝明目药:能清肝火而明目,常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肿痛等症。
主要药:青箱子、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夜明砂。
(3)清热凉血药:专入血分,能清血分热,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作用。
主要药:生地、牡丹皮、犀角、大青叶、玄参。
(4)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的病症。
主要药: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鱼腥草、土茯苓。
(5)清热燥湿药:药性寒凉,偏于苦燥,有清热化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病症。
主要药: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
(6)清虚热药:能清虚热、退骨蒸,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等症。
主要药:地骨皮、银柴胡、白薇、青蒿。
3.化湿药(芳香化湿药)
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大多气味芳香,故又称为“芳香化湿药”。
主要药:霍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
 楼主| jiutian123 发表于 2017-5-20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功效分类(二)
4.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之。
分类及功用
(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利水消肿—主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主要药物:茯苓、薏苡仁、冬瓜皮、香加皮、车前子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利尿通淋—主治下焦湿热淋证。
主要药物:扁蓄、瞿麦、石韦、金钱草、猪苓、冬葵子、灯心草、萆薢、关木通、赤小豆、垂盆草、地耳草、玉米须、滑石、地肤子、海金沙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治湿热黄疸。
主要药物:茵陈蒿、虎杖
5.祛风湿药
凡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分为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
(2)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络石藤、雷公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老鹳草
(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
6.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
主要药:大黄、芒硝、蕃泻叶。
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
主要药: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玄明粉、蓖麻子、芦荟。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
主要药:大戟、甘遂、芫花、巴豆霜、牵牛子、狼毒、商陆、千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iutian123 发表于 2017-5-20 1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功效分类(三)
7.补气药
补气药,又称益气药,就是能治疗气虚病症的药物。具有补肺气、益脾气的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及脾气虚等病症。
主要药:人参、西洋参、太子参、明党参、黄芪、珠子参、竹节参、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
8.补血药
补血药,又叫养血药,就是用于治疗血虚病症的药物。
主要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阿胶、首乌、龙眼肉、灵芝
9.滋阴药
又叫养阴药或补阴药,就是能治疗阴虚病症的药物。具有滋肾阴、补肺阴、养胃阴、益肝阴等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肺阴虚弱、胃阴耗损、肝阴亏乏等病症。
主要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葚、龟甲、鳖甲
10.壮阳药
指温肾壮阳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命门火衰,精气虚耗而见阳痿、滑精、小便频数、腰膝酸冷、脉象沉微等症。
常用药物:鹿茸、鹿角霜、蛤蚧、紫河车、海龙、海马、狗肾、核桃仁、牦牛鞭、虫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益智仁肉苁蓉、锁阳、紫石英、菟丝子、沙苑子、韭菜子、葫芦巴、熟地黄
11.安神药
安神药分为两类:属不质重的矿石药及介类药,取重则能镇,重可去怯的作用,为重镇安神药,多用于实症;属于植物药而取其养心滋肝的作用,为养心安神药,适用于虚症。
重镇安神药用于心神不宁、躁动不安等症。本类药物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镇定浮阳,但不能消除导致浮阳的其它因素,因此,在应用时应考虑配伍适当的药物。
主要药:朱砂、龙骨、牡蛎、磁石、珍珠
养心安神药具有养心益阴、安神定志等功效,临床上长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
主要药: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远志、合欢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jiutian123 发表于 2017-5-20 1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12.理气药
理气药主要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证候。
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行气药。
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具有行气消胀,解郁止痛、降逆等功效,主要治疗气滞、气郁和气逆证。
理气药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疏肝解郁药、调脾和胃药、宣降肺气药。
主要药:枳实、枳壳、陈皮、青皮、木香、檀香、沉香、降香、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玫瑰花、娑罗子、薤白、天仙藤、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绿萼梅、枳实、大腹皮、川楝子等。
13.活血药
以通行血脉、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药。多属辛散温通之品。具有疏通血脉、活血化瘀,破血消癥、调经止痛、散疼消肿、化瘀止血等功效,主要治疗血瘀证。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癥药。
主要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泽兰、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凤仙花、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等。
14.止血药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湿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主要药:艾叶、炮姜、灶心土、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血余炭、藕节、鸡冠花、花生衣、檵木、三七、茜草、蒲黄、五灵脂、降香、花蕊石、白茅根、苎麻根、荠菜、景天三七、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等。
15.止咳化痰
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草药:
天南星、远志、紫菀、白芥子、前胡、款冬花、野决明、白前、竹沥、杜鹃素、沙参、商陆、橘梗、川贝母、马兜铃、半夏、百部、前胡、紫菀、葶苈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peiying 发表于 2017-5-20 15: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4-28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