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圈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扫描二维码

楼主: 风雷动

[工作交流] 临床药学用药常识交流之九:谈谈哮喘的中药治疗

  [复制链接]
zcm9789 发表于 2013-1-8 2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错,想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颜吴小曼 发表于 2013-1-9 08: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得哮喘的人不少啊,关注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花梦 发表于 2013-1-9 08: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哮喘病难治,过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碧青 发表于 2013-1-9 0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花梦 发表于 2013-1-9 0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医怎么用药,不过觉得哮喘病还是要加强保暖,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生活中有听说过哮喘病人吃新鲜胎盘可提高抵抗力,也听说过吃尿蛋提高抵抗力,抗自身过敏源。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极性 +6 收起 理由
风雷动 + 4 很给力!
wuyan204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orniefei0520 发表于 2013-1-9 09: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来晚了哦,看看大家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zg1984712 发表于 2013-1-9 0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kkkkkkk568 发表于 2013-1-9 0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拜读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格格~§ 发表于 2013-1-9 1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啊 ,真是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王 发表于 2013-1-9 17: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哮喘很难控制,病人很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王 发表于 2013-1-9 1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碱类与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合用,是不是应该减量,或避免合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曾 发表于 2013-1-9 22: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材料均须验原件交复印件,复印件必须写上“与原件相符”并有公章与审核人的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5386238 发表于 2013-1-9 23: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louzh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lp1827 发表于 2013-1-10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ightree1 发表于 2013-1-10 1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错的人 发表于 2013-1-10 2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学哮喘在中医学范畴上讲即为哮病(COPD相当于中医的喘症),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哮喘”,为与喘证区分,故名为哮病。
辨证要点为三点:
1.辨已发未发,就是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差异;
2.辨证候虚实,就是发作时是邪实,未发是以正虚为主,久病则虚实错杂,需按照病程新久及症状辨别虚实主次;
3.辨痰性质,痰有寒痰、热痰、痰湿、风痰,分别引起寒哮、热哮、痰哮、风哮,需根据症状辨别。
分证论治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一)发作期:
1、寒哮,主要症状就是呼吸急促,胸闷,喘粗气。需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以射干麻黄汤为代表。
2、热哮,喘粗气,痰多,胸闷。需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以定喘汤为代表。
3、痰哮,喘咳,痰非常多且粘,坐不得卧。需涤痰除壅,降气平喘。方药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为代表。4、风哮,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呼吸急促,止如常人需疏风宣肺,化痰平喘。方药以华盖散为代表。
(二)缓解期:
1、肺虚,气短,咳痰清稀,气候变化可诱发。需补肺固卫。方药以玉屏风散为代表。
2、脾虚,气短,少气寡言,饮食不当可引发。需健脾化痰。方药以六君子汤为代表。
3、肾虚、平时气促,动则更甚,吸气不利,劳累后哮喘易发。需补肾摄纳。方药以七味都气丸或金匮肾气丸为代表。
标本兼治首先分清发作期和缓解期,其次分清虚实,再次谨防”喘脱“。
注重缓解期的调治(此为减少复发、减轻发作症状和根治的重要措施!!!)另外就是调节饮食起居:适应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物质。戒烟酒,选择适宜自己的体育运动长期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劳逸结合,防止疲劳过度。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极性 +37 收起 理由
风雷动 + 4 很给力!
峰回路转 + 10 赞一个!
紫衣 + 20 很给力!
wuyan204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某年某月 发表于 2013-1-10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一一 发表于 2013-1-10 21: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henglin1982 发表于 2013-1-11 09: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 new ye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峰回路转 发表于 2013-1-11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biaof 于 2013-1-11 19:07 编辑

      感觉这个专题挺好的,所以这几期都来分享下资料,像我们在医院药房工作的,这方面的东西也接触的到,支持版主们,现在我把整理的一些中医诊断哮喘的资料给大家看看,望大家补充
中医诊断哮喘
(1)寒哮(发作期):
证候:喘憋气逆,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呜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稀薄色白而有泡沫,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初起多兼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证候分析: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外袭,内合于肺,邪实气壅,故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稀薄有沫;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病因寒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均为寒盛之象。

(2)热哮(发作期):
证候:咳呛阵作,气粗息涌,喉中如痰鸣吼,咳痰黄粘,咯吐不利,胸膈烦闷,汗出口渴,面赤口苦,不恶寒而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气壅盛,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喘而气粗息涌,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热盛津伤故口渴;津液被灼为痰,故咯痰粘黄不利;痰火郁蒸,则烦闷、汗出、面赤口苦。病因于热,肺无伏寒,故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盛之征。

(3)肺虚(缓解期):
证候:喘促短气,语声低微,自汗畏风,痰清稀色白,面色晃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
证候分析:肺主气,肺虚则气无所主,故喘促短气,语声无力;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故自汗畏风;痰饮蕴肺,故痰清稀色白。面色晃白,舌苔薄白、质淡,脉虚细,皆属肺气虚弱之征。

(4)脾虚(缓解期):
证候:喘咳痰多而粘稠,咯吐不爽,痰鸣,胸脘满闷,恶心纳呆,大便不实,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证候分析:脾虚健运无权,痰浊内生,留伏于肺,气道被阻,肺气失于宣降,故喘咳痰多而胸闷,痰鸣;脾为生痰之源,痰浊内停于脾胃,失于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纳呆。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征。 (5)肾虚(缓解期):
证候: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形瘦神疲,心悸腰酸,或畏寒、自汗、面青、舌质淡,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久病肾阳虚衰,肺气无主,故喘促日久,形瘦神疲;肾为气根,下元虚损,气不摄纳,故呼多吸少;动则耗气,故喘息更甚,气不得续;肾阳虚,卫外之阳不固故畏寒面青。舌质淡,脉沉细为阳虚之征。若肾阳虚久,阳不敛阴,阴阳俱竭,可呈现颧红、汗出粘手之象。

哮喘的中医病因
主要病因是痰饮内伏,平时可不发病,遇某种因素致使痰饮搏击于气道而发病。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凡外感风寒暑热,未能及时表散,邪阻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饮食酸咸肥甘,生冷腥腻而致脾失健运,内酿痰湿,上干于肺,壅阻肺气。素禀体弱,或病后体虚,如幼年麻疹、百日咳及反复感冒,咳嗽日久,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由此可以看出,导致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所谓“哮喘专主于痰”,外感、饮食、病后失调,情志内伤,疲劳等均是诱发因素。

中医的发病机制
1.外邪侵袭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内阻于肺,寒邪郁闭皮毛,肺气失肃降;或因风热中,肺热壅盛,清肃失职或肺有蕴热,又为寒邪所束,热不得泄,皆能导致肺气上逆而发生哮喘。

2.痰浊阻肺 饮食失节,伤及肺气,导致上焦津液不布,凝聚寒饮,内伏于肺,或恣食肥甘太过,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或病后阴伤,素体阳盛,寒痰内郁化热,热蒸痰聚,致痰热胶固,内郁于肺,遇劳欲、情志的触动,即可发病。

3.肺肾亏虚 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久病咳伤,或他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短气喘促。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体之出纳,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发为哮喘。

中医治疗
哮喘大发作时可见正虚邪实相互错杂。临床上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久病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

(1)寒哮(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方中射干清利咽喉,宣肺豁痰;麻黄宣肺平喘;半夏、细辛、生姜温肺蠲饮降逆;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合为辛开、苦降,酸收于一方;再加大枣一味安中以调和诸药。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内饮,可用小青龙汤,配苏子、白芥子、杏仁等化痰利气。
射干麻黄汤主治在肺,应为治哮的专方。当代名医程门雪认为此方是治哮证之祖方。

(2)热哮(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定喘汤加减。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半夏、杏仁、苏子化痰降气;桑白皮、黄芩、款冬花、生甘草清热润肺;白果收敛肺气。甘草和中。如痰鸣息涌不得卧,加地龙、葶苈子;痰吐黄稠加鱼腥草;肺热内盛可力,生石膏;舌苔黄燥者可用大黄、芒硝通腑以利肺;痰热津伤可配知母、南沙参、天花粉。

(3)肺虚(缓解期):治法:补肺固卫,益气平喘。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并加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若气阴两虚,出现咳呛、痰少粘稠,口咽干,舌质红可选用生脉散加味,加入沙参、玉竹、川贝、石斛以清热化痰。若食少便溏,肺脾同病,中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升提下陷之气。

(4)脾虚(缓解期):治法: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苏子降逆定喘;白芥子下气除痰,莱菔子消食化痰,加苍术、杏仁以燥湿豁痰理气。

(5)肾虚(缓解期):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加味。方中以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少入桂枝,附片温补肾中之阳。阳虚明显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阴虚者去温补之品,配麦冬、龟板胶;肾虚不纳气加胡桃肉、冬虫夏草、紫石英,或予参蛤散。

若属气阴俱竭可用生脉散合七味都气丸以滋阴纳气。中药雾化剂:冷哮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10g,苏子、橘红各5g;热哮用麻黄5g,杏仁、黄芩各10g,石膏30g,金银花20g,水煎2次,再浓煎并反复过滤,沉淀,取液50ml,装瓶,超声雾化,口腔吸人,每次雾化时间为40分。

中药治疗
(1)百合固金丸:1丸,每日2次,用于肺肾阴虚喘咳者。补肾防哮丸,1丸,每日2次,用于哮喘缓解期,重在补肾温阳,兼顾脾肺。补肾防喘片,每次9g,每日2次。主要用于防止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河车大造丸,每次10g,每日2~3次,适用于哮喘肾阴阳两虚者。千金定吼丸,每服1丸,每日临睡前服,用于哮喘发作期,痰涎上壅者。参蛤麻杏膏,每日早晚各1食匙,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2)蚤休15g、旋覆梗15g、紫石英30g、麻黄9g、皂荚3g、生甘草6g,水煎服。用于哮喘寒哮型及过敏型。

(3)乌药10g、百部10g、党参10g、枳实6g、半夏6g、苏子12g、甘草6g,水煎服。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4)五味子30~50g、地龙9~12g、鱼腥草30~80g,水煎服。适用重度哮喘。

中医治疗之针灸治疗
1、体针: 取①定喘、孔最、肾俞;②肺俞、大椎、足三里。每天取穴1组,交替使用。10~15天为一疗程。对冷哮发作病人可即刻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塞。

2.敷贴:采用董征的“消喘膏”(白芥子、延胡索各21g,细辛、甘草各12g)每年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3年为一疗程。

中西医结合可治本
对哮喘病人的治疗目的,主要是使急性发作期病人迅速解除症状;使缓解期病人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在轻度发作期,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哮喘即可得以缓解。如果在中度发作期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哮喘持续状态时,应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积极使用西医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缓解期应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预防复发。病情稳定后,可采用中成药以资巩固。

专家建议
缓解期应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气功、散步、跑步、太极拳、游泳等另一方面,对每个病例应详询病史,掌握其哮喘形成过程,有可能解决其中某些形成环节而使哮喘得到长期缓解。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极性 +29 收起 理由
风雷动 + 4 很给力!
悠悠西米 + 5 赞一个!
紫衣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申明|删帖申请|药圈 ( 京ICP备18001302号 )

GMT+8, 2024-5-5 2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